1749. 兵到高麗

          不過這里在高麗國屬于偏遠地區(qū),鮮有人煙。連座像樣的城池都沒有,只是些被高麗王朝視作蠻族的部族在這樣的地方生存。

          有些蠻族還裹著茹毛飲血的生活,要想和他們叫道理無疑是行不通的。但蠻族也有特點,那就是很會“審時度勢”。

          他們還保留著類似于動物的本能。說是欺軟怕硬有些難聽,但著實是這樣。

          在登陸以后,鄭益杭和莫里都派遣出斥候去,在兩天時間內(nèi)便將周圍百里范圍的情況弄清楚了個大概。

          其后經(jīng)過商議,兩人決定兵分兩路。莫里率領流求五萬大軍以及全部的海戰(zhàn)船沿海路繼續(xù)向北,往高麗的東來城去。

          而鄭益杭則率軍走陸路,直穿這些高麗蠻族的地境,進攻全州。

          最后兩軍再合圍高麗都城開京。

          從沿途的城池分布情況來看,鄭益杭的倭路大軍要面對的高麗軍無疑要多得多。要到開京,破掉全州以外,還得連克公州、安南、南東三城才行。而莫里走海路,只需面對安東、東來兩城。甚至如果他不想打,完全可以直接繞到高麗北方去,然后再橫穿半島,往開京就成。也沒聽說高麗有什么厲害的水軍,未必會有大軍還海上攔下他們的海戰(zhàn)船。

          這會兒,鄭益杭率著倭路四萬守備軍已經(jīng)到全州城外。

          此前沿途的蠻族都很識趣,在見識到倭路大軍的氣相后,沒敢太歲頭上動土。

          誰都看得出來這支軍隊不那么簡單。整齊、森嚴的甲胄,再有背在背上的不知道是什么的武器,都透著幽幽的氣息。

          或許現(xiàn)在倭路大軍還沒有太濃的殺氣,但這支由鄭益杭在福建拉起根基的大軍經(jīng)過這兩年的訓練,軍容軍貌肯定是出來了。

          四萬穿著黑黝黝輕甲的大軍齊刷刷擺在全州城的外面,即便是沒有任何動靜,也能讓城內(nèi)的守軍如臨大敵。

          更莫說,此時此刻軍中還有旌旗在飄揚。有戰(zhàn)鼓在陣陣響徹。

          四萬大軍看起來已經(jīng)是很唬人了。

          倭路守備軍的建制和禁軍并沒有什么兩樣,千人為團,百人為營。四萬大軍便是足足四十個團、四百個營。

          大軍以營為單位排列開去,能到城外極遠的地方。看上去就是黑壓壓的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