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大朝會

          之后就是再高一層,道軍都指揮使的獎懲,軍都指揮使,最差的也是率一個軍,五個指揮,兵力按編制兩千五百人,至少也超過八百人。

          到這一級別,就開始有分量了,很多人的名字在軍中都知道,這些人都是史從云手下的大將。

          趙晁領河陽三鎮節度使,拜拜檢校太保,不再領禁軍,而是出鎮河陽。

          石守信擢升散員都虞侯。

          董遵誨擢升鐵騎左廂都指揮使。

          邵季擢升控鶴一廂都指揮使。

          申知義擢升二廂都指揮使。

          王仲擢升虎捷左廂都指揮使。

          羅彥環擢升虎捷右廂都指揮使。

          慕容延釗擢升鎮淮軍節度使,鎮守渦口。

          韓令坤為鎮安軍節度使,鎮陳州。

          司超領馭浪軍都指揮使。

          李處耘領龍捷左廂都指揮使等等.......

          ........

          眾人都是根據功勞升遷,史從云手下許多人都從軍都指揮使做到廂都指揮使的位置。

          幾乎所有人都是獎,只有少數另外,比如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李繼勛撤職,改任右武衛大將軍,因其在壽州被劉仁贍大敗,損兵折將。

          不過最后的重頭戲還是殿前司十個高位。

          宦官念完,換了一封詔書,這份詔書字少很多,但分量卻更加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