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四路大軍

          二十五日當天,他親自到大營中,主持殺牛羊祭中軍牙旗的,隨后發動巧舌如簧,發表一通鼓舞人心的講話,之后大軍的李漢超率領的斥候營和李處耘率領的前鋒精銳就開拔出大梁城了。

          .......

          史從云在發表演說時,再次被要如何稱呼他們這個打團體的事情而難住。

          明天是王全斌的中軍,他的大軍兩天后出發,所以回家一趟,晚上躺在床上,再次陷入沉思。

          漢人這個概念出現是因為漢朝的強大,當時自稱漢人是一種榮譽,慢慢就有了漢族這廣泛的稱呼。一開始狹義的漢人只有劉邦的漢王封地,那就是關中、巴蜀,或許江蘇人也可以算。

          后來隨著漢朝領土急劇擴張,漢朝的強大讓人們認同感暴增,叫漢人的人一下子多起來,原本不是漢朝治下的廣大地區,紛紛都開始叫漢人了。

          可漢朝滅亡之后就說不清了,晉朝太拉胯,以至五胡南下,當時那些胡人是依附大漢王朝那一半,剩下的一半已經被殺得所剩無幾,被迫西遷。

          當時的胡人南下之后多數都仰慕劉邦創下的漢王朝,畢竟他們曾經都是漢朝藩屬。所以不少部族首領以漢高祖為偶像,開始遍地建國,搞得北方到處都是漢,歷史書上會做區別,可多數人他們打出的國號都是漢。

          這就很麻煩了,因為晉朝的拉胯,精神漢人慢慢成了真的漢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符堅,北魏的好幾代皇帝王公,宇文泰等。

          而有些原本的漢人仰慕胡人的武力又成了精神胡人,如高歡。

          到唐朝一統天下之后,大家又都叫漢人了。這個概念更加混亂,雖然唐朝人還是叫漢人,因為漢朝影響力實在太大,可如果從血脈去追溯,這時候的漢人和漢朝時的漢人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要說血統論,李唐王朝的開創者李世民的奶奶和外婆都是鮮卑女子嫁給漢人,那李唐開國皇帝都算有部分外族血脈了。

          何況唐末之后,沙陀等民族又崛起,開始入主中原,到大周,雖然重新建立漢人王朝,可其實軍中將領士兵,地方百姓官吏中,有不少人都有沙陀和其它民族的血脈。

          而這些人里不少都是功臣,往后宋朝建立之后,他又都叫漢人了.......

          史從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名族主義這回事,這時候他說什么都不合適,如果說大家都是漢人,那軍隊中的外族將領和士兵會有意見,說不定傷了大家的心。

          比如郭威帶著南下的精銳龍捷騎兵,老爹史彥超率領下所向披靡的部隊,不少都是沙陀人,和沙陀將領。

          他第一次察覺,有必要和梁啟超一樣搞一個中華民族之類的概念出來,否則大家燒殺搶掠都沒心理負擔的。

          蜀國人是蜀國人,江南人是江南人,南漢人是南漢人,為什么楚國人,北方人要為燒殺搶掠江南人,燒殺搶掠蜀國人感到愧疚?他們打不過活該被殺被搶,這就是當下很多士兵和將領的想法。

          因為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的概念。

          史從云心思百轉,第一次覺得不從理念上去改變,光是從表面著手,他可能永遠沒法制止士兵燒殺搶掠的問題。

          說不定就像當初北宋滅蜀一樣,皇帝再三交代,軍隊一入蜀馬上炸鍋,燒殺搶掠遍地開花,畢竟反正你不是我的同胞,管你死活,在巨大欲望和利益面前,命也不要了,還怕什么?根本沒有跟高層的精神綱領來約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