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接連告捷

          于是就問當地的一些百姓,年輕人都面露難色不敢說,他也是經歷多的人了,立即明白這里面有問題,就去問霞口村的老人。

          問過之后才知道,他們根本不知道朝廷還有這樣的詔令,也為地方刺史縣令從來沒說過,而且地方刺史縣令很多本來就是大族出身的。

          唐朝的科舉可不像后來的宋朝,每年科舉選拔的人才非常有限,比例非常小,說到底唐朝越到后期越是大族和軍閥把持的國家。

          到五代戰亂之后,只要聰明的軍閥也是敢欺負老百姓,但不敢對地方大族下手,朝廷中央的威信不斷下降,到底地方基本自治,地方自治的結果就是很多官員都是地方大族豪強,那些荒地本來就是他們的。

          官家是為百姓好,想讓流民也有地可以種,但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天子尚想著自保,哪有時間管那些。

          所謂皇權不下縣,鄉紳管四方,這些地方大族怎么會允許土地落入百姓手中,就算荒著那也是他們的荒地啊,如果按照官家的辦法去做,地是不荒了,可三年之后就不是他們的了。

          他又想到雍正想推行的攤丁入畝,不按人頭按各家土地多少來納稅,本是對窮人公正的法子,但卻受到上下壓力,處處反對,派下去的官員統計上來的土地數據都是編造的。

          史從云感慨,這世上還真到處都是黃老爺啊,而且越是亂世,這些人越得意,因為誰都要依仗他們。

          老人們說完之后紛紛跪地哭訴,請求他做主,史從云沉默了。

          只是把幾個老人一一扶起來,然后默默轉身離開。

          他向來不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只是個爭權奪利,以求自保的凡人,而且他知道這些事他現在管不了,官家都無能為力的事,他又能如何。

          如果天下大定,中央禁軍不用全力對付外敵,朝廷不必為了全力打仗而向這些人妥協,或許就可以調轉槍頭威懾這些鄉紳,迫使他們讓步。

          史從云心里大致明白怎么回事并將這件事放在心里,很快就拋之腦后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他還是先解決眼下的事情吧。

          很快遠處的四支騎兵大隊開始陸續出發北上,延綿的隊伍成了幾條長龍,這里距離滄州不到八十里,突然到達滄州然后突然發起攻擊,這就是史從云初期的戰術。

          到正午,各軍出發之后,剩下的王審琦、向訓、董遵誨、羅彥環等大軍也開始快速跟進。

          史從云的中軍是最多的部分,神火都、控鶴一廂大部,控鶴二廂,天雄精兵等都在,由他自己親自率領,王仲、王全斌為副,在第當天下午開始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