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旅客們忙上忙下地趕火車,鐵路工作人員見縫插針地把免費旅游報紙派送到每節車廂,董鏘鏘信步走出車廂時順手抄了一份。
他舉目遠眺,只見煙光凝而暮山紫,夜空過濾了一切雜色,莊嚴雄偉、高高聳立在河對岸的埃倫布雷茨坦城堡在他的正前方瑰麗地熠熠發光,城堡的每塊磚每片瓦仿佛都在向他訴說它們曾經激動人心的過去。
公元前8年,科布倫茨因為恰好位于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交匯處的重要戰略位置,所以搖身一變,成了達魯索斯皇帝統治下的一個羅馬軍事哨所。116年,德意志騎士團因為同樣的原因選擇在此處定居。181年至1834年,為了確保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交匯處重要戰略位置的不可替代性,普魯士把埃倫布雷茨坦防御要塞也納入到科布倫茨整體防御體系中,開始在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交匯處上方的巖石丁壩上正式打造當時歐洲最大的防御工事系統。今天的科布倫茨不僅是一座風景如畫的城市,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萊茵河中上游河谷”的一部分,更被列入聯合國教衛組織世界遺產資助計劃。
在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交匯處陸地點的上方,德國人先后修建了三角形廣場、博物館等地標性建筑,而這里之所以被稱為“德意志之角”,是因為二戰后致力于促進德國統一的運動就是從該地區最先發起的。
當泥濘的墨綠色摩澤爾河初匯入更藍的萊茵河時,河流的顏色涇渭分明,但隨著大河滔滔東去,它們最終融為同一個顏色。
兩德統一后,“德意志之角”順理成章地成為德國國家精神的象征,對許多德國人來說,這個地方激發了他們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情懷,他們來到這里是因為對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而曾經花費十年時間一統德國的開國皇帝威廉一世的騎像也被立在廣場上供后人瞻仰。
望著威武壯觀的巨型青銅雕像,董鏘鏘心潮澎湃想到的畫面是未來某天,兩岸統一時,我們也會有屬于所有中國人的“中國之角”。
就在董鏘鏘注視雕像之際,身后的火車發出一聲嘶鳴,董鏘鏘知道時間已到,轉身步入車廂。
火車拐過幾個彎道,德意志之角也漸漸消失在一片山丘之后。
董鏘鏘的目光始終在河上來往的駁船和亮著彩燈的游輪上游離,不時被黑暗中閃出的寂美田園風光般的醉人光亮所吸引,他知道,法蘭克福已經近在咫尺。
等到窗外夜幕完全降臨,遠處幾座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相繼映入董鏘鏘的眼簾,他認得那是法蘭克福的銀塔和歐元塔之類的地標性建筑,這說明法蘭克福已經近在咫尺。
法蘭克福位于德國黑森州的心臟地帶,在二戰中幾乎完全被毀,現在則是一座摩天大樓林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是德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火車穿過法蘭克福老城墻旁邊一條干涸的護城河,按時抵達了法蘭克福火車站,再有十幾分鐘,董鏘鏘就能到機場。
坐在車廂里的董鏘鏘看到許多古舊的半木結構房屋規則地排列在鵝卵石鋪成的狹窄街道上,一如他在特里爾市中心看到的那些古老建筑。
起飛時間尚早,董鏘鏘清楚他其實不需要一直在機場里待飛,理論上他還有時間允許他在城里逛逛,但他帶著兩個塞的滿滿當當的箱子,多有不便,不過他完全可以把行李寄存在火車站,在城里散散步,美美地享受一頓當地地道的美食,比如用七種不同的綠色香草制成的奶油“綠色醬汁”配以土豆、煮雞蛋和法蘭克福香腸烹飪的“盛宴”。
他不得不承認,享受美食的念頭讓他有些猶豫,同時他也清楚,法蘭克福是座面積大、歷史沉淀深厚的城市,逛一天都遠遠不夠,何況只有一兩個小時。
如果此時是白天,天空晴朗,時間充裕,他會選擇先去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參觀,摸摸前面的銅牛和銅熊,再坐公交去市中心參觀重建的老城區。不過董鏘鏘對歷史遺跡不太感冒,所以諸如舊宮殿、羅馬浴室遺址、修道院和這種景點并不會在他的參觀清單上,只有歌德故居會是例外。如果他心血來潮,說不定也會去皇家教堂,德意志奧登教堂,其中之一坐坐。當然所有遺址都是德國人在二戰后對城市建筑的復刻,朱登加斯博物館、森肯堡自然歷史博物館,焚書紀念館,無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