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挖掘機真不錯!
……
公用電話亭前有七八個人正在排隊,李鐵牛也是其中之一。
等了大半天,終于輪到了李鐵牛,他拿出電話卡,輸上了卡號和密碼,然后撥通了一個電話。
零零后大概率是沒有直接接觸過公用電話的,這年頭大概只有在國際機場這種地方,才能見得到公用電話亭。
在境外公用電話還是比較常見的,不說那些幾十年不更新基礎設施的地方,哪怕是日本和韓國這種移動通信比較發達的國家,路邊或者一些公共設施,依舊能看到公用電話亭。
最關鍵的是,有些公用電話還支持手機支付,這就比較厲害了,我拿著個智能手機,找一個電話亭打公用電話,完了還可以掃碼支付話費,簡直是鬼才般的設計!
境外的公用電話很多都是投幣的,國內的公用電話,雖然也能投幣,但大多數用的還是電話卡。
電話卡也有很多種類,比如磁卡、IC卡,這種卡直接插進公用電話里就能用。
也有那種需要輸入帳號密碼的,類似于后世的手機充值卡,使用前必須要插卡,記住賬號和密碼,打電話之前也得先輸入帳號密碼。
當時手機的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而且即便后來手機開始降價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手機的話費也比較高。
最坑人的是,當時的手機,不光打電話要花錢,接電話的一方也要花錢,那是真正的雙向收費,手頭拮據的人接個電話,得催對方長話短說,要是對方來一句“說來話長”,那趕緊掛電話。
所以當時有一種很奇特的現象,手機響了以后,這人掏出電話,會說一句“我給你回過去”,然后掛斷手機,再拿起座機,給對方回電話,兩個人再談事情。
在那個時代,別人要是跟你說“我給你回過去”,不是因為他有事情沒空接電話,而是因為他不愿意付接電話的錢。要是對方說“一會給你回過去”,那準是在找哪有座機。
普通工薪階層顯然是不舍的支付這高昂花費的。于是乎各種公用電話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相對低廉的價格廣受大眾攻心階層歡迎,與家人溝通也更加方便、快捷。
那個時代,每到下班的時候,打工一族們會蜂擁沖向公用電話亭,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家人通電話,排隊是經常事情。
特別是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外地打工族比較的集中,由于大家的作息時間都差不多,所以都會集中在一起打電話,人多的時候聲音嘈雜,壓根就聽不清楚,通話基本靠喊,一通電話打下來,平均消耗半盒潤喉糖。
李鐵牛的家里是沒有安裝電話的,所以他的這一通電話,直接打到了村委。
不一會,聽筒里傳來了村委大喇叭的喊聲:“李大山,李大山,你們家李鐵牛來電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