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點將

          不過那是在白日做夢。

          馮繼升說得清楚,到六月,頂多能產出三五百斤火藥,這火雷每個碗口大,差不多一斤火藥裝一個多一點,也就是說,最終可能也就產出五百個左右。

          五百個,也就是試試水。

          另外一邊,史從云也開始專門從控鶴軍中挑選出二百操控投石車的老兵,讓他們訓練火雷的使用。

          當下還是最原始的戰術,點燃引線,然后用小型的投石機投出去,以求殺傷敵人。

          .......

          四月底,官家下令召史從云入宮,和樞密院的官員一起商議最終的出兵安排。

          這件事足足討論了兩天,大家反復推敲細節,最終決定戰還是交給控鶴軍去打,最終考慮了地方兵力,國庫的能否支撐,訓練新兵等重重因素之后,最終終于討論出個方案來,官家也拍板答應。

          樞密院制定的出兵計劃大致依舊以史從云為西南都招討使,率領全軍討伐武平、南平兩地十二州。

          以借道伐蜀的名義要求進入兩國領地內,如果他們同意,入境之后迅速占領兩地,重要關隘,如果不同意,直接以武力威脅他們投降,實在不行直接發起進攻。

          至于到底要怎么打,打不打,可以由史從云這個大帥自己臨時決斷。

          兵力配置為控鶴軍四萬人,馭浪軍水軍一萬人,攏共五萬,征發沿途鄉兵,民夫為大軍提供后勤保障。

          糧食將由大梁調集,經鄭州,許昌,南陽,襄陽這一線運輸,出兵路線也大致如此。

          控鶴軍四萬人中,四廂每廂出一萬人,這保證四萬控鶴軍,有兩萬老兵,兩萬新兵,老兵是中堅力量,新兵邊打邊學。

          新兵有作戰經驗之后,回來也可以和剩下的新兵交流學習,這是史從云提出的,官家同意了。

          同理,馭浪直也是左右廂各出兩個軍。

          這個兵力配比得到樞密院和官家同意,于是批準他的出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