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劍門關

          史從云想了想,“不休息了,不能給蜀軍重新休整部隊,收聚散兵的機會。”

          隨后招來傳令兵:“下令各軍,原先休整計劃取消,今日一天準備,明天早上立即南下在劍州會師,隨后進軍劍門關。”

          傳令兵得了,立即去下令。

          ........

          周軍是百戰之師,執行力很強,第二天,除了留下魏仁浦和輔軍守利州,其余大軍立即南下。

          順著利州西南河谷,沿著江往西南劍州方向行軍。

          當天到三十外的嘉萌關附近,邵季帶人來見他。

          史從云下令在此處分兵,一路走嘉萌關小路往南,這條路最終能繞道劍門關南面。

          雖然都說劍門關是天下險要,但能繞過去的路其實有好幾條,能讓大量軍隊過去的就是嘉萌關起頭的這條。

          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所謂天險也要看守軍的,天險能成倍放大守軍優勢,但這種放大的本身要求守軍有過硬的本事。不然零的多少倍都是零。

          這次,史從云思來想去,決定讓最兇悍的邵季領兵去走小路迂回,同時讓劉清川跟著他,因為路上可能要問當地百姓路怎么走,劉清川機靈。

          大軍則繼續沿著大道南下,在劍州和慕容延釗匯合之后,史從云立即下令全軍渡江,向南面劍門關進軍。

          .......

          劍門關是諸葛亮時期建造,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見大小劍山之間長達三十里的閣道,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刃,天開一線,是難得天險。

          于是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

          關城主要位于大劍山中斷處,十分險要,一次過去不了幾個人,而城門孔洞則十分狹小,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

          當然,劍門關這險關也有自己的短處,一來有其它路可以繞后,知兵的將領都知道,不是抱著一個天險劍門關就能守住敵人的,這里不能獨守,還需要守住其它路,以防自己被抄后路。

          二來因為山間閣道狹窄,敵人的大規模兵力展不開,己方雖接著閣樓有優勢,也同樣沒法部署大規模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