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外交攻勢

      直到幾天后完全送走南唐使團,前方回報馮延魯等人已經從淮河進入長江后史皇帝才松口氣,下令大張旗鼓的備戰終于可以開始。

      他也知道,如今外交上的戰略欺騙已經完成大半。

      兵者,詭道也!

      戰爭欺騙是十分重要的,他記得史書上北宋滅南唐的時候,宋軍渡江時江邊的南唐軍因為長期對宋軍進攻準備不足,加之北宋君臣的欺騙,導致宋軍先頭部隊到了江邊南唐軍還以為是日常巡邏,準備酒肉犒勞,沒想到北宋軍隊不講武德殺過去,一下拿下了重鎮。

      北宋軍隊幾乎沒有任何損失就打贏一場原本以為要付出巨大犧牲的戰斗。

      這也是史皇帝希望通過外交麻痹,種種輿論手段達到的目的,能少死人就少死人,這是國家強大長續之本。

      這樣的做法腐儒之見就是偷襲,不講武德如何如何,但道德是同一群體之間類普遍接受的寬泛規則,本身是脆弱的,相比之下法律都是底線,比道德要求低很多,而戰爭則是越過底線的最后手段,決定生死存亡的最后保障。

      根據歷史教訓,史皇帝最怕戰爭中己方有讀四書五經讀傻了,以為對手也會講仁義道德的,或是想用道德批判打敗敵人的。

      好在如今的秦國剛從五代走過來,很多文臣都是歷經戰爭殘酷的,不會那么傻,像是朝中的竇儀,盧多遜,范質,王樸,李昉,沈義倫等史皇帝喜歡的文官,各個都是上過戰場的,明白戰爭的殘酷。

      所以接下來的部署就會方便很多,許多人他都可以用。

      首先他就想到盧多遜,他能言善辯,見識多,于是將他派到南唐去作為使臣,并且給他交代了任務,安撫南唐,讓他們以為北方無論如何不會出兵,同時盡量和江南君臣搞好關系。

      如果江南要派人來大梁,必須提前同知朝廷。

      盧多遜信心滿滿,接下這個任務。新筆趣閣為你提供最快的五代河山風月更新,444、外交攻勢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