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借才
“咱們到的時候,大帥還在外頭清剿南梁殘部,有幾個地方,還打的挺厲害,還沒太平呢,這些早到的商號,就都窩在豫章城里干等。
“后來,大當家讓應大掌柜把江北的商號攏一攏,這些商號一聽是大當家的意思,沒多費一句口舌,就聚在一起了,統一聽應大掌柜號令。
“后頭,大當家不是讓應大掌柜去找張掌柜說說話兒么,這一說,就說出了件事兒。
“這些,是后來應大掌柜跟我說,我才知道的。
“張掌柜說,這洪州路各個府縣都有織坊,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大有的小,不過都有,哪怕最小的縣,也得有個十幾張織機,織出來的綢子,多數是販往江北的。
“江北江南這仗打起來之后,各家織坊的絲線綢子,就都積下來了。
“這些織坊收繭子,都是預收,一定就是三年,預付三成的定金,說是幾乎所有的織坊,都往當鋪當織機當繭子當綢子捱日子。
“應大掌柜聽說這事兒,和綢緞行的商號,說是商量了一整夜,隔天一早,就從張掌柜那兒拆借了銀子,雇了牙人,往各府縣的當鋪,專收各家織坊的抵押。
“這事兒,應大掌柜說他當時跟我說過一回,我沒在意,大當家交待的是米糧上的事兒。
“后來,他們是把各府縣織坊上的抵押能收盡收之后,應大掌柜才發動了收米糧的事兒。
“應大掌柜他們,是把這繭子綢子,和米糧的事兒捆一起了,這中間講究多,后頭我太忙,沒顧上多管,聽說花樣百出,精彩得很。
“應大掌柜他們一出手,各府縣那些米糧行都是行家,一看就急眼了,狗急跳墻,就開始出事兒,大大小小出了三四十件事兒。
“幸虧大當家想的周到,咱們這兒都是帶著大帥手書的,那邊一動手,這邊立刻就彈壓下去了。
“這是說好了的,在商言商,不能動手。
“米糧船已經走了不少了,沿江往上,先到鄂州,再從鄂州到襄樊,從襄樊再到建樂城,從建樂城再南下。
“綢子也走了不少了,綢子輕,直接過江,從黃梅縣,陸路回去。
“應大掌柜要看著所有的糧船都走了再走,也就明后天,就能到豫章城了。
“聽應大掌柜說,剛剛發動沒幾天,就有位章行首找過他,算是求和,應大掌柜說,已經來不及了,這一發動,就是箭已離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