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興登堡防線
瞧瞧,張口閉口都是大義,于悄然間,直系取代皖系,成為國內第一,實乃眾望所歸之舉。
所以,《滬市會談》實質上不過是馮老總為收獲民心,刻意舉辦的一檔華夏真人秀欄目而已,其內心深處,也是不希望南北和談成功的。
甚至巴不得你們趕緊打,打的越火熱約好,越是天怒人怨,人民就越是念叨馮老總的好。
因此,這一系列的事件,從“湯皖刺殺案”開始,到《滬市會談》,策劃人菊長是想真心為這個國家做好事。
湯皖也借機解決了華北旱災的賑災問題,南北雙方局勢實則沒有太大的變化,反而丟掉了大批民心。
只有馮老總站到了最后,是名副其實的幕后大boss,不但成為了這條街最靚的那個仔,還收割了一大批粉絲,聲望值蹭蹭往上漲。
時間是傷痛最好的解藥,幾天后,迅哥兒等人把“湯皖”葬在了朝陽門外的一處原野之上,回家就寫了一篇文章《紀念湯皖之君》。
半個月后,“湯皖刺殺案”余波已經散去,所有人的焦點都轉移到了《滬市會談》上面,期盼著南北上方能握手言和。
一個月后,南北雙方代表人,經過數次會面,皆無法達成共識,《滬市會談》正式宣布談判破裂,南北雙方即刻恢復備戰。
而此時的湯皖終于有驚無險,耗時一個月之久,才堪堪踏上了歐洲大陸,游輪停靠在了瑛國西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利物浦。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港口,前線的英法聯軍,其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補給,大多匯集到利物浦港口亦或者樸茨茅斯港口。
而說起這個城市,湯皖有著別樣的看法,便是因為這里誕生了一只偉大的足球俱樂部——紅軍利物浦。
1917年對于紅軍來說,是極其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利物浦升入了甲級聯賽,正式開啟了傳奇的旅途。
特別是“伊斯坦布爾之夜”,每當提及,湯皖總是會感到莫名的興奮,如果需要一個解釋的話,應該就是奇跡。
由于受到灣流的影響,利物浦的氣候有著比較顯著的特征,溫和而潮濕,在盛夏時節,一般室外氣溫大約在30攝氏度左右。
對于,一個南方人來說,可以無縫連接當地的氣候,很是舒適。
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有一種與華夏迥然不同的異域風情,入眼之內,皆是以紅色為主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