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之后的事情就不用提了。 至少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決策還是很成功的! 正好可以順著呂明亮提出的這個問題,借題發揮一下。 按照系統的潛規則,當某個產業能夠建立良好口碑的時候,那么系統會大幅放寬這個產業的盈利要求,就比如逆風物流。 想到這里,裴謙說道:“樹懶公寓可以考慮跟家裝品牌和房企合作,但必須有很嚴格的要求?!?br/> “專門招人成立一個考察組,在合作之前,深入調查各個品牌的真實情況,掌握它們實際的利潤和經營狀況。” “考察組要定期輪換負責的區域,防止舞弊的出現?!?br/> “考察組出門考察的一切費用,包括衣食住行全都由我們來負擔,并且絕對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br/> “即使是合作達成后,考察組也要定期隨機匿名抽查,也歡迎顧客積極舉報,一旦發現有不符合標準的情況,立刻終止合約、追責并負擔顧客的全部損失。” “所有條款要在合作之初就條理清晰地寫到合同中,如果不接收這些條款的,那就不允許跟騰達合作。” “只要合作出了任何問題,那就是你們兩個的責任。” 梁輕帆和宋凱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是!裴總!” 顯然,這個標準一出,恐怕真的跟騰達合作的家具品牌和房企會變得少之又少,甚至十不存一。 誰會簽條條框框這么多的合約? 這些家裝品牌和房企,本身就是躺著賺錢的,有樹懶公寓的招牌固然好,沒有的話,也不耽誤人家掙錢。 現在就為了用你樹懶公寓一個招牌,結果還要接受你的各種監督,發現問題還要負責賠償,憑啥? 但是梁輕帆和宋凱卻覺得裴總的要求很有道理,因為不簽這種合約,根本無法保證這些合作企業會信守承諾。 這個世界上,像騰達一樣能夠始終堅定地不要眼前利益、只要長遠利益的企業,實在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