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是他非他
總體而言,這里畢竟是班直的營地,隨著楊沂中一聲令下,直接參戰的班直數量也是遠遠超過那些長刀甲士的,所以戰事天平還是再度有扭轉趨勢的。
但這不代表剛剛一進一退引發的危險就此停止,甚至恰恰相反,因為李成可不止是這些兵!只要李成再度投入核心戰力,那么陷入困境的依然還會是宋軍。
楊沂中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猶豫了片刻之后,他再度握緊了腰中那柄寶刀,然后輕聲喚了一下他身前最得用的都頭:“翟彪!”
“統制!”
翟彪早就在旁候命,聞言即刻應聲。
“再來一次。”楊沂中喘了口粗氣。
翟彪當然知道再來一次是什么意思,但他聽到軍令,卻是先是看了眼遠處那個騎在馬上非常明顯的身形,然后明顯猶豫了一下……因為隨著雨勢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逼近中午,淡淡的云層后面光線也早已經越來越充足,而翟彪目力非常,卻是窺的清楚,那敵軍主帥雙手勒住馬韁,表現隨意,就那么大馬金刀一般的立在稍顯稀疏的戰團之后,反而顯得有些不妥。
但不妥歸不妥,二人低聲稍作討論之后,還是決定再試一次——雖然不知道此人是否是李成,但很顯然,正是他打馬入營使得那些長刀甲士各自振奮的,所以無論如何,殺了此人,或者趕走此人,今日中午,乃至于今日一整日,便總能撐過去了。
唯獨楊沂中不是韓世忠、岳飛那種變態武藝,雨水之中也一時尋不得特別穩妥的弓箭,何況還是營內亂戰?所以,他只能集中調度部分精銳甲士,進行突襲斬首了。
戰機稍縱即逝,決心既下,便不可能做什么拖延的。
于是乎,很快,與其說是斬首,倒不如說是強襲的行動便即刻展開。
近百名一直沒有參戰的班直,其中至少一半人都身披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札甲,忽然從營帳后方轉出,幾乎是即刻結成一個相對緊密的鋒矢之陣。
“那人便是李成,隨我斬殺了此獠,以報官家之恩!”陣勢剛成,鋒矢箭頭所在,一名銀盔札甲之將,便忽然拔刀指向李成所在,然后回身放聲大呼。
一呼之后,百人齊應,喊殺之聲,即刻蓋過了戰場其他各處。
而呼應既成,這銀盔大將便放下盔上自帶的銀制面甲,渾身幾乎只露一雙眼睛,然后就倒提一把樸刀,直接奮勇強襲向前。
且說,對于宋軍而言,尚不能確定那人便是李成,但對于長刀甲士們來說,卻根本不用有任何猶疑,他們幾乎是不顧一切放下眼前的戰斗,甚至不惜將后背賣與身后宋軍,直接蜂擁折返,試圖護住自家大都督。
然而,宋軍既然決定行此強襲,又如何能輕易放任?
且不說原本交戰的宋軍士卒努力糾纏,便是在營內行強襲鋒矢之陣的大部分甲士,也本就是要阻攔隔斷這些兵馬的……一方直沖向北,直撲李成,一方自兩側紛紛回身夾擊,雙方幾乎不顧一切,硬生生撞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