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仁王

          “然后……然后《青苗法》廢除后,漸漸的又變成了四成。”法河小心翼翼。“前幾年大亂,許相公主持河南屯田之前,一度因為種子稀缺貴重,有稍許地方又變成了五成,后來許相公管束了以后,漸漸回到了四成。”

          “你們還講市場經濟。”趙玖難得笑出了聲,卻又在笑后一時喟然。“不過這放貸真真是天下第一等來錢快的生意,四成都是良心價,三成都是朝廷善政……怪不得你們都能成財主,也怪不得王舒王的新法這么快敗了,卻照樣給朝廷聚攏了那么多錢財來用兵。”

          法河勉力相對:“官家,此事是免不了的……確系百姓有此需求。”

          “朕知道。”趙玖搖頭再對。“便是本朝亡了,皇帝沒了,這高利貸生意都免不了的,不過法河,你覺得管子的利出一孔之論,對不對?”

          “官家。”法河情知道最最關鍵的時候到了,卻是奮起勇氣相對。“小僧不敢奢言先圣,但卻敢打包票,登封百姓對俺們少林寺中的青苗貸都是素來歡喜的……百姓窮苦無門之時,富者出資相濟,收取利息以作匯報,這難道不是貧富相濟嗎?不是好事嗎?”

          法河難得出頭,而‘貧富相濟’之論一出,立即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一時間堂中議論紛紛,許多勛貴、僧道都在趁機說話。

          且說,事到如今,因為幾位計劃外的大臣的額外發揮,這場《白蛇傳》的劇情發展早已經超出了預計,但趙玖也好,沉默了許久的幾位宰執也罷,卻都沒有什么太過于出位的言論與表達,反而有些喟嘆之色……原因很簡單,很多事情,他們已經在之前半月間,反復討論好多次了。

          今日這些言論,激烈的也好、持重的也罷、大義凜然也行、無恥至極也成,并沒有超天子和宰執們之前的詳細討論!

          而且荒唐的一件事情在于,他們非常清楚,無論是‘利出一孔’,還是‘實踐為準’,又或者是法河的那套高利貸是‘貧富相濟’的無恥理論,居然全都出現在他們的討論之中……換言之,即便是最高層,也都有分歧,而且每一個理論,都貌似是對的,最起碼在一定范圍內是對的!

          真的是對的。

          當時天子和宰執們討論這件事情的邏輯是這樣的:

          國家第一要務,討論來討論去就是充裕財政;

          而充裕財政就要開辟新財路;

          開辟新財路就只能從有產者這里取利;

          而要從有產者這里取利,就不該強取豪奪,更不能自己執法犯法,那是真的毀棄根本,而是應該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奪取有產者最大、最快捷,卻也最無恥的經濟收入手段,以利出一孔的基本理念,納為國政,讓國家來賺這個錢;

          這個生意,或者說聚斂手段,只能是高利貸,那么想要快速、大量拓寬財政,就應該是讓國家來取代這些有產者占據高利貸市場。

          而當時說到這個地步,趙玖和幾位宰執立即就意識到了……自古以來就是那些套路,人王安石想的比他們早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