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獲鹿
但吳大不在乎。
那些隨軍的塔塔爾部眾,足足兩三千人,很可能會因為吳大的一句話就遭遇到全員覆厄的命運,很多邊境上的所謂塔塔爾部族,也會因為這件事情陷入到滅頂之災(zāi)中。
而再往上一層,則是無論合不勒和他的堂弟如何處置塔塔爾部,那些塔塔爾人無論是生是死,也都無法改變東蒙古諸部將被隔離在這場大戰(zhàn)的現(xiàn)實,他們再怎么掙扎和補救,都無法改變合不勒與東蒙古失去了大宋軍事信任這一事實。
同樣的道理,再往上一層,來到在眼前這位不忘給自己賜座賜鹽茶的和善官家這里,怕是整個東蒙古部眾的命運,都要因為一些潛在的可能性,因為一次誤會,因為這位官家的一絲念頭,在戰(zhàn)后被徹底改變。
這種事情,仁保忠見過一次的,上一次,這位官家因為要取得對河?xùn)|攻擊時的形勝之地,就輕易選擇滅亡了西夏……而在以開墾過度破壞水土的理由滅亡西夏后,寧夏那里為了儲備此次出兵的軍糧,灌溉面積反而更大了。
“仁卿……仁卿。”
“臣在。”仁保忠回過神來,驚出一身冷汗,卻是趕緊起身應(yīng)聲。
“且坐。”
“喏。”
“西蒙古怎么說?”
“西蒙古還好,忽兒札胡思汗只是個混人,而西蒙古諸部正如臣之前所言,因為處于西遼與大宋之間,內(nèi)中也多受西遼八部影響,根基上還是穩(wěn)妥的……只是此番官家讓脫里回去后,脫里上躥下跳,多有狐假虎威之態(tài),拉攏了好多其父直屬部眾,似乎稍有不妥。”
“便是如此,混人也留不得。”趙玖忽然出言,顯得莫名其妙。
“官家說的是……”仁保忠也絲毫不停,趕緊附和。
“契丹呢?”
“契丹更是妥當(dāng)……雖然彼輩曾放任忽兒札胡思汗劫掠大同,有試探之心,但耶律余睹本就是一個驚弓之鳥,情知將來陰山與他的長久還是在大宋,有此作為反而合情合理。”仁保忠繼續(xù)言道。“這件事是梅學(xué)士負(fù)責(zé)的,他在大同不過兩三日,竟與一群契丹人宴了七場,做了八九首詩詞……”
“這倒無所謂了。”趙玖嗤笑一聲,確認(rèn)契丹人沒問題后就趕緊打斷了對方。“本就是讓他去做這個的。”
“是。”仁保忠愈發(fā)小心。
而中軍大帳也在此時第三次陷入沉默……因為仁保忠的匯報理論上已經(jīng)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