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五代河山風月完結了沒 > 319、馬無夜草不肥

      319、馬無夜草不肥

          這里自古以來就是要地,史從云最怕的就是李筠動作迅速,翻山往南到達河陽,威脅洛陽,好在他沒有,動作還沒自己這邊快。

          而且隨著他親征出兵的消息傳開,天下局勢居然越來越好,很多情況他之前都沒想到。

          .......

          這幾天消息已經完全明確,北面來了大量的書信和消息,確定了李筠聯合北漢出兵的消息。

          之后好消息也接二連三,戰還沒開打,就有好消息,這點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渡過黃河的第一天,就有了好消息。

          他的天子乘輿是跟隨后衛部隊過河的,才在眾人簇擁中上岸,劉清川便激動的給他帶來情報。

          說府州的德扆再次攻破河東沙谷寨,殺敵五百余,從河東西面打擊了賊軍。

          為什么說又,因為去年史從云打蜀地時,折德扆為表忠心入朝中拜見攝政太后,他的弟弟折德愿暫時代理事務。

          折德愿代領州事時又出兵殲滅北漢軍五百余人于沙谷寨,殺北漢守將郝章、張釗等,上表請功勞。

          當時符太后朝中攝政,自然明白折家千里迢迢來大梁除了表忠心,必也有所求。

          折家和黨項的另外一大分支拓跋李氏向來不合,關系緊張,還要面對東面北漢,北面遼國。

          加上黨項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概念,其中主體是生活在青海一代各種羌族,還夾雜其他各族,被唐朝遷到河套地區,在當地沒有太多的根基,他們想求一個安身之地,所以向中原歸附。

          考慮到當時大軍在蜀地作戰,同時府州路途遙遠,土地貧瘠,不便于管理控制,于是符太后就準許他們折家世世代代在府州安家世襲,但必須效忠中原。

          當時折德扆激動不已,再三表示愿意為中國肝腦涂地,世代守邊,之后符太后賞賜他一些東西便回去了。

          現在看來,折家是獻禮了,一聽說他們秦國要打北漢,立即就從東面出兵襲擊北漢,是想納投名狀啊。

          這樣的態勢史從云十分高興,就如符大的判斷一樣,他也覺得府州(后世府谷縣附近)太遠,靠朝廷派官員不合適,中間還夾著北漢,北面還要面對契丹的壓力。

          如果朝廷此時直接控制,費時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