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晚唐浮生動漫 > 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

      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

      以“小太宗”唐宣宗為例,他一共有12個兒子,除晁皇后所生長子懿宗外,大多幼年薨逝,少數(shù)成年的也英年早逝,離譜到了極點(diǎn)。

      相反,他11個女兒的成活率就高太多了。其中的原因,不好妄加定論。

      邵樹德注意到了兒子的哭鬧,于是走到了旁邊的偏殿內(nèi),又細(xì)細(xì)讀了一遍軍報。

      黎州蠻獠又發(fā)生了叛亂!

      這次聲勢不小,占據(jù)了黎州理所武侯城周邊的各個要點(diǎn),將漢源、通望二縣與州治隔斷開來。

      邵樹德又讓人拿來了地圖,仔細(xì)觀看。

      黎、雅間的蠻獠,堪稱人多勢眾。前唐末年,就動輒聚集起數(shù)萬人、十萬人作亂。

      而黎州也是劍南道比較靠南的一個屬州了,州治武侯城在半山之中,東西高山萬重,至為險固,控扼著劍南道西邊唯一向南的孔道。

      漢源縣在武侯城南二十五里,已經(jīng)翻過了山脈,地勢逐漸展開。

      漢源縣南十里有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驛站白土驛,又四十里至通望縣,有木筤驛。

      木筤驛南十里有大渡河,湍急難渡,稱為至險,為南北天然界限。

      但也僅僅是“地理界線”而已,唐代在河兩岸置軍鎮(zhèn)。國朝也派了兵馬屯駐,以勝捷軍為主,外加兩千余土團(tuán)鄉(xiāng)夫。

      大渡河再往南三十多里,有望星驛、望星關(guān)。

      望星又南五十里,有清溪峽、清溪關(guān),此為唐代防備吐蕃、南詔的重要屯兵之地。

      清溪關(guān)以南一百一十里,為黎、嶲二州州界。而嶲(guī)州,也是劍南道最西南邊的一個屬州了。

      驛道從州界向南縱貫整個嶲州境,經(jīng)新安城、永安城、三阜城、沙野城(今西昌)向南有驛道——這又是一個重要屯兵地,太和年間由李德裕主持修建。

      沙野城南三十里有軍鎮(zhèn)姜磨戍,又一百二十里抵達(dá)陽蓬嶺。翻過此山,在山南麓有館驛,此館驛所在位置即安史之亂后唐與南詔分界線。

      從大渡河往南直到陽蓬嶺,一共七百五十余里,直到唐文宗太和年間仍處于大唐非常穩(wěn)固的統(tǒng)治之下。李德裕、韋皋在此修建城塞,屯駐兵馬,防備的也不是南詔,主要是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