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重生之實業大亨李衛東原型 > 第554章 增產一百萬畝

      第554章 增產一百萬畝

      李衛東畢竟是掏了不少錢,給自治區的中小學建宿舍,就沖著這個情分,張建設也不好直接拒絕李衛東,所以才決定買兩臺棉花收割機,算是給李衛東一個面子。

      所謂的試一試效果之類的話,也不過是客套一下而已。

      “那就多謝張書記了。”李衛東只得先道了聲謝,隨后話音一轉,開口問道:

      “張書記,國家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也有兩三年了,我們漢東省的協作對象,恰巧是你們這里,所以我想問一問,現在自治區最缺什么?”

      “缺什么?那可多了!”張建設微微一笑,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我們這里啊,除了自然和礦產資源,基本什么都缺。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基礎建設、缺企業投資……”

      “最核心的,還是缺人吧?”李衛東笑著問。

      谷</span>“對,缺人!歸根結底,人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想要把經濟搞起來,必須要先有人,有了人才能去做經濟建設。”張建設點了點頭。

      “那張書記有沒有覺得,人口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李衛東接著問。

      張建設開口答道:“也不能說是限制了經濟的發展。人口過多的話,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對于就業也會有比較大的負擔,所以國家才會制定計劃生育的政策嘛。

      但反過來說,人多一些的話,生活需求會變大,各方面的機會也會增多,反過來會帶動很多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所以人口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但對于我們自治區而言,總體上還是歡迎東部地區的有志青年,來我們這里就業的。”

      當時的西北自治區,大概有1750萬的人口,這個人口規模在國內各省份當中算是少的,若是再考慮到自治區166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的面積,平均一平方公里也只有十個人。

      李衛東接著說道:“其實也有很多人來自治區尋找機會的,只不過大多數并不打算長期居住在這里,很多人待個兩三年,還是要回東部去的。

      還有就是一些季節性的勞動者,比如每年的棉花收割季,全國各地的勞動力不都會匯集到這里么?每年能有三十萬人來摘棉花么?”

      “可不止三十萬,少的時候有四十多萬,多的時候能超過五十萬呢!”張建設回答道。

      “五十萬人夠用么?”李衛東立刻問。

      “以我們的棉花種植面積而言,頂多算是勉勉強強夠用。到了采棉花的季節,很多農場都要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這樣才能及時完成棉花的采摘。”張建設開口說道。

      “那為什么不多引進一些人來摘棉花?”李衛東接著道:“我聽說摘棉花的報酬還是很不錯的,干一個月等于平時三四個月的收入,肯定有不少人愿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