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不讓江山等級劃分詳細(xì)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兩地戰(zhàn)事

      第六百二十三章 兩地戰(zhàn)事

          一種是青州徐州那邊的大賊,他們往南打困難重重,打不過李兄虎也打不過武親王。

          所以只能往北移動,或是覬覦豫州,或是目標(biāo)冀州。

          有這樣打算的人,說的淺白些,就是心無大志,能得一隅裂土而治,他們就很滿意。

          比如若拿下冀州,隔著南平江,南邊的人不好打過來,北邊的人也不想打過去。

          就在這冀州一地稱王稱帝。

          李叱和唐匹敵曾經(jīng)為了南下之事,而仔細(xì)算過。

          在西北要最少留守兵力三萬以上,時(shí)刻準(zhǔn)備著支援涼州澹臺將軍。

          在冀州往北的定州,信州,幽州一線,最少要留兵五萬,這樣才能隨時(shí)支援北疆。

          而在薊城和碣石州,也都要常駐軍隊(duì),就各算一軍,又是小三萬人出去。

          再加上留守冀州的兵馬,分派到各地州縣的兵馬,二十萬人這樣分一分,還剩下多少?

          如果寧軍現(xiàn)在有二十萬大軍,南下的時(shí)候,在保證冀州不會有事的情況下,最多能有三四萬人而已。

          三四萬人要面對的是豫州,武親王的大本營。

          相對于東北來說,西北要更為要緊。

          東北兗州一帶,要面對的只是渤海國,陸路雖然連著,可是要穿過山峽,防守起來不是難事。

          西北這邊,面對的是數(shù)十國勢力。

          澹臺壓境看了一眼在馬車上沉思的李叱,他問:“你這樣面面俱到,何時(shí)才能南下?”

          李叱道:“我在冀州兩年多,已讓冀州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的日子,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