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陳慶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

      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

          兩人意見不合,一直在爭論,這次出兵前夕,兩人終于攤牌翻臉了,尚東延態度明確,你若要一意孤行,那我留守不去,最后兵敗與我無關。

          ..........

          西夏軍五萬大軍次日穿過了黃河冰面,浩浩蕩蕩向南殺去,他們各種糧草輜重已經事先全部運送南下,比如攻城武器和運輸大車就囤放在通西縣。

          他們將輕兵趕到通西縣休整兩天,然后再攜帶著輜重隊伍南下,這樣就能大量行軍節省時間。

          在某種意義上說,曹保宗的辦法并沒有錯,步步為營,很好地吸取了上一次孤軍深入的教訓。

          但也正如陳慶所說,這種步步為營適合大兵團作戰,比如完顏兀術攻打大散關,他就是用這種步步為營的辦法,最后成功奪取了大散關。

          而曹保宗只有五萬軍隊,和宋軍相比,他的兵力并不占優勢,他無法用重兵來保護沿途軍城,用中等兵力來施行大兵團作戰,就有一種用小馬來拉大車的不切實際。

          曹保宗吸取教訓是不錯,但他的方向錯了,他就不應該攻打隴西縣,而是應該攻打秦州,占領甘泉堡、雞川縣或者清水縣為后勤重地,打通興慶府—保川縣—甘泉堡這條重要的戰略通道,兵指成紀縣,那時陳慶就很被動了,他就不得不暫時放棄隴西縣,力保秦州不失。

          但曹保宗卻沒有看到這一點,他依舊堅持自己在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站起來,他認為上次是自己策略錯了,不該孤軍深入,所以這次改為步步為營。

          所以陳慶說他紙上談兵,就是這個緣故。

          不過就算曹保宗水平稍微遜,陳慶也不敢掉以輕心,他派出二十支斥候隊,嚴密監視敵軍行蹤。

          在秦州和鞏州交界處有一座延綿數十里的山崗,呈南北走向,這座山崗就叫赤鐵嶺,赤鐵礦就產在秦州這邊,兩萬兩千西夏戰俘礦工也歸給子女后管理。

          此時,礦山上暫時停止了開采,兩萬兩千西夏軍戰俘轉移到成紀縣戰俘營,被集中起來筑路伐木。

          這天中午,在渭河北岸官道以北約五十里處,這里也是赤鐵嶺最北面,一支二十人的宋軍斥候隊正在山林內休息,在一株最高的大松樹上,一名斥候哨兵正在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情況。

          一名士兵很輕松地點燃一塊蜂窩煤,用樹枝夾進石頭壘成的簡體爐灶內,士兵將一只裝滿泉水的鍋放在灶臺上。

          這是陳慶下達的命令,所有斥候都必須用熱水泡餅,這雖然是個小細節,但極其重要,陳慶做過斥候,他知道斥候最大的挑戰就是腸胃疾病,這也和他們長期吃生冷的水和食物有關系,斥候的食物是干餅和腌肉,一般用山泉水泡著吃,泡不開不說,水還不干凈,很多士兵都得了慢性腸炎,總是處于肚子疼痛狀態,嚴重影響到戰斗力。

          但如果用木材,有火點,加上煙大,容易暴露目標,而用無煙煤制成的蜂窩煤餅就解決了暴露目標的問題,方便快捷、發熱量大,一塊煤餅可以燒開兩鍋熱水,用開水泡開干餅和腌肉,加上油脂和各種調料,就能吃上一頓不錯的午飯,對改善士兵的腸胃有很大的好處。

          士兵們正有說有笑吃飯,大樹上的哨兵忽然低聲喊道:“林都頭,有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