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 500塊

          現場遺留的痕跡只有一段土城墻,還有幾塊石碑,應該是功勛之后立在那里的,全是文臣武將的名字。

          其實,這里距離懷來城很近,只有幾里遠,距離京城也不過100公里之遙。

          明軍士兵們看到也先的軍隊之后,一戰未打而隨即兵潰,敗的十分詭異。

          當然,現在的土木堡旁邊就是官廳水庫,這是1954年才剛剛修建的。

          當時,土木堡周邊是不是真的缺水,這種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三人在懷來修整一晚,第二天一早繼續出發。

          過了懷來就是宣化,在明朝時期,這里是宣大總督的駐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顧炎武的讀書信條。

          看歷史類小說的時候,沈光林一直覺得宣大總督遠在山西,似乎那里是大同,太原,長安一帶。

          其實不是,宣化這里距離京城真的很近,天子守國門原來真的不是蓋的。

          一路行來,冀州各地經濟發展的確實不太好,但是也沒有沈光林想象中的差。

          至少,大家的精神面貌還可以,大部分人都擁有昂揚向上的精神。

          這就是經濟發展最大的希望。

          一路向西,在崎嶇盤旋中,上義縣的五糧臺終于到了。

          五糧臺是個大村,是個擁有小學,幼兒園等基礎設施的中心村。

          這里交通方便,生活也便利一些,以前的知青就是落地在這里的。

          賴紅梅的家就在五糧臺村的楊樹林組,小車是不通的,只能步行前往。

          車子就只能放在河邊了,現在可沒有村村通工程,山區修路成本高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