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軍寨

          麟游縣是關(guān)中著名的風(fēng)水寶地,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兩座山脈像鳳凰的兩只翅膀?qū)Ⅶ胗慰h環(huán)抱其中,這里青山綠水,風(fēng)景秀麗,南面又有大片麥田,農(nóng)業(yè)十分發(fā)達(dá)。

          隋朝最著名的仁壽宮就位于童山和鳳凰山之間的天臺山上,隋文帝楊堅就駕崩在仁壽宮內(nèi)。

          只是幾百年過去了,曾經(jīng)壯麗的仁壽宮早已在唐朝毀于洪水,已蕩然無存,只是在天臺山仁壽宮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軍寨,叫做麒麟寨,最多時有上千士兵駐守。

          之所以在山上修軍寨,是因?yàn)樯街杏卸鄺l秘密山路直通百里外的涇源道,只是這些小路十分險要,既不能走糧草大車,也不能走騎兵,所以金兵不感興趣,在麟游縣也沒有駐扎女真士兵,只駐扎了兩百名投降的漢軍,讓他們維持縣城秩序。

          陳慶沒有直接去縣城,而是繞過縣城來到了天臺山麒麟寨,軍隊穿過一條長長的山谷,山谷地面平坦,夯得十分結(jié)實(shí),這是隋朝的遺跡,迄今地面寸草不生。

          兩邊都是參天大樹,藤蔓茂盛,走了數(shù)里,便來到山谷盡頭,士兵們紛紛下馬,牽著戰(zhàn)馬,趕著牛車,沿著低緩的斜坡盤旋而上,不多時,便到了位于半山腰的麒麟軍寨。

          這里氣候涼爽,夏天最高溫度只有二十度左右,是避暑勝地,但現(xiàn)在是初冬,關(guān)中今年秋冬格外潮濕寒冷,麒麟寨也同樣寒氣滲人。

          楊樺帶來一名守寨老者,老者跪下磕頭,“小人楊三,參見將軍!”

          “老丈不必多禮,請起身說話!”

          士兵將老人扶起,老人嘆口氣道:“自從義軍走后,老兒一直擔(dān)心金兵會來燒寨,擔(dān)心了五六天,沒想到宋軍先來了,萬幸?。 ?br/>
          “義軍有多少人?為什么會離去?”

          “義軍有百余人,首領(lǐng)叫楊果,其實(shí)是小老兒的遠(yuǎn)房侄子,他聽說劉都統(tǒng)在招募散軍,便帶著弟兄們翻山越嶺去涇州了?!?br/>
          “不是因?yàn)樵獾浇鸨鴩耍俊?br/>
          楊三搖搖頭,“金兵都呆在縣城內(nèi),其實(shí)都是以前的宋軍,也就兩百余人,兩個月前雙方打了一仗,各傷亡十余人,然后一直相安無事?!?br/>
          “以前義軍靠什么為生?”

          “鄉(xiāng)親們支援一部分,然后在山中打獵,這一帶獵物很多,鹿、山羊、獐子、野豬,關(guān)鍵是他們成立的時間也不長,才幾個月,所以糧食不是大問題,只是想謀個前程才去了涇州?!?br/>
          “煩請老丈先帶我看看軍寨吧!”

          天臺山位于鳳凰山脈的半山腰上,形成一片很大的平緩之地,故名天臺,這片空地足有數(shù)百畝之大,隋朝的仁壽宮便修建在這片空地上,仁壽宮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空地變成高山牧場,十幾戶農(nóng)民住在這里,靠養(yǎng)羊?yàn)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