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 新進展
雖然羊的乳腺細胞確實很容易獲得,羊的生育周期也很短。
但是,計較這點東西也沒啥必要,羊的細胞體積太小了。
沈光林還是讓實驗室的他們直接選定了用牛作為突破口。
沈光林也沒專門去說克隆的事,先把活干了再說吧。
不過,事情總是要一步一步來的。
因為克隆的成功率是很低,所以樣本就要足夠多。
所以,處于發情期的母牛數量就是保證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了。
在技術上,他們最先完成突破的是去除受精卵的細胞核。
現在,他們已經完成了受精卵的互相換核實驗,并且也已經把胚胎小牛植入到了母牛體內。
這步動作跟童第周老爺子完成的工作內容就很相似了。
當然,他們是不可能等小牛們生下來再做下一步動作的。
他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包括胚胎的!分割都是一個重要方面。
胚胎分割其實是個傳統的技術活。
牛的胚胎在分裂到八倍體的時候做切割是比較合適的,這樣一顆受精卵就可以產生8頭小牛。
人也是一樣的。
試管嬰兒就是這么來的。
不過,試管嬰兒一般是在一個細胞分裂成4個細胞的時候做的切割,這樣的話,種植失敗一次的話,就還有三次補救的機會。
試管嬰兒這件事沈光林沒有去做,他們實驗室也沒有醫生,給牛做試管嬰兒他們卻是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