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恢復
或者醫學秘籍?
呂文斌從監視器上抄了一組數字回來,就見凌然記著筆記,陷入了思考。
“凌醫生?”呂文斌輕聲的打斷凌然,免得再出現眾人等待10分鐘的情景。
“恩,我們繼續。”凌然又記了幾個字,再對病人說了兩句話,才點點頭,再往前走。
在他的視野中,凌然能夠看到8/10的提示。
從完成任務的角度來看,這個提示說明凌然只完成了“超高水準手術”的八成任務,還要再做兩例超高水準的手術,才能完成任務,拿到中級寶箱。
但是,凌然通過任務提示,看到的是系統對手術水平的評價。
從接到任務到現在,凌然一共完成了25例手術,其中8例是超高水準的,17例則達不到“超高水準”的評價。
凌然就想知道,為什么?
更進一步的說,凌然還希望能夠改進手術方法,以期達到超高水準的評價。
凌然為此,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來做記錄。
正常醫生做過手術,是無法直觀的得到手術評價的。
做的好或者做的壞,對于普通醫生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直覺上的猜測。
凌然現在提前獲知了手術的水平,尤其是超高水準的分界線,是他目前最關心的。
凌然最想知道的是:我做對了什么?
以及,相對應的:我做錯了什么?
都不用解出這兩個答案,就是能確定一些要素,或許都能發表好幾篇論文了。
就此點來說,他手里的筆記本,還真可以說是一本秘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