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偷梁換柱
他掏出手機趕緊接聽,電話是鄒局長打來的。鄒局長通知他趕緊去一趟博物館,說博物館里一件國寶級文物被人偷梁換柱盜走了。
濱海博物館佇立在海邊上,館長程羽是一個享有盛譽的歷史學家。他年近六旬,高高的身材,精神矍鑠。
歐陽云宏道:“程館長,這是我們的職責。還請您先說說情況,是如何發現文物被調包了的?”
一個小時前,他正熱情而不失風度地接待著來自大洋彼岸的一位來賓——約翰·佩克頓先生。
十幾年前,他就聞知濱海市博物館藏有一柄珍貴的古劍,劍鋒鋒利無比,削鐵如泥。這次他特意來到濱海,就是想見識一下這一奇珍異寶。
程館長沉思片刻,道:“這得經有關部門批準。我可以將先生的請求向有關領導匯報。”
這時,緊挨佩克頓坐著的他的女秘書突然說:“程先生,聽說古劍鋒利無比,吹發可斷,削鐵如泥,不知能否讓我們見識見識,一飽眼福?”
佩克頓急切地搶過話去:“程先生,我真的很想近距離看看這把古劍。”從他執拗的態度可以看出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博物館工作人員拿鑰匙打開陳列柜,戴著手套取出古劍,小心翼翼地呈給程羽。
然而程羽卻大驚失色,額上立時滾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送走了約翰·佩克頓等人,他立刻下令閉館,向公安局打電話報了案。
歐陽云宏斷定:第一,內部作案的可能性極大,因為從假劍鑄造得惟妙惟肖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來看,必定是經常接觸此劍的人,才可能提供詳盡的資料,并偷拍了照片;第二,存放古劍的柜子完好無損,柜鎖也無被撬的痕跡,說明換劍之人能夠拿到或配制開鎖的鑰匙;第三,紀念館對外開放時,門口一直有人嚴格檢查,并規定參觀時不準拍照或攜帶提包進館,試想,帶偌大個鐵家伙進出博物館豈有不被發現的?
“沒有。”
程羽想了想:“汪國寶幾天前請了婚假,這幾天沒來上班。”
不用說,偷換古劍的事十有八九是汪國寶干的。然而,他再也無法開口說話了。
這把古劍乃無價之寶,不過,只有拿到海外才能換得大把的鈔票。將情況通報各海關之后,歐陽云宏決定連夜提審吳繼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