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五 真剛劍

          馮盎笑笑:“當初天下大亂,本公平定嶺南道,百姓安治,未有亂者,確實有人勸我稱王,以為越王,后來李將軍勸我投唐,武德皇帝雄才大略,是為明主,因此為唐臣。”

          “但是聽聞,如今貞觀皇帝,是殺兄囚父而得位,不知道德行如何?可引得你這種口舌之輩,來我面前狺狺狂吠。”馮盎并非不識字的,反而大世家出身,其天祖乃是北燕君主,自可稱王宗。

          李福德道:“武德皇帝并非賢主,隱太子忘之不似人君,當今圣人,有收復山河之功,德行如何,國公自清楚,當初若非畏懼天策軍,只怕國公并不會投唐。”

          馮盎一噎。

          “朝廷中不少人說你馮盎狼子野心,圣人本欲打算派右武衛大將軍藺暮等人征發江、嶺數十州兵馬大舉討伐,以定嶺南。”

          馮盎面色不定。

          “但我寫信于朝廷,說馮盎你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幾路占據險要之地,攻掠鄰近州縣,但是現在并無動作。”

          馮盎一驚:“這人如何知道我之謀劃?”

          馮盎本來就打算割據嶺南之地,再往越南,老撾一帶百越之地發展立國,只是一直猶猶豫豫,如今被道破,頓時心思熄滅了三成。

          “馮盎,你到底叛不叛?”

          “殺我,我成仁,圣人大部兵馬便來。”

          “既不殺我,那便徹底歸順,再想搖擺不定,只怕也是大軍臨境。”

          李公淹見如此,心都跳著嗓子眼了:大哥你是想要名垂青史,唐雎不辱使命,我們還想要活著啊,你倒地是逼反,還是安撫啊。

          那馮盎面色變幻不定,忽然笑道:“既然圣人信任于我,我便不能辜負圣人之信任,此前之言,不過為試探,當不得真,如今得知了圣人心意,自當剖白。”

          “我嶺南馮氏,既自武德五年,投誠于朝廷,又如何能三心二意,反復無常呢?自然無叛亂之心,只愿嶺南安定,便是心滿意足了。”

          “口說無憑,你可有誠意?”

          “我之長子馮智戴,可隨使臣返回朝廷。”馮盎斟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