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五度搞事不言敗的張勛
第二招,開始派心腹大將徐樹錚,勾搭彭城的愣頭青——張勛,要在徐州給黎黃陂下個套子,好一勞永逸的解決麻煩。
張勛是個傳奇人物,本身是地主家庭,后因家道中落,成了一個無權(quán)無勢的小子,少時好賭,輸了不少錢,無奈進入了當(dāng)?shù)氐暮兰澰S家,當(dāng)了一個牧童。
聰明伶俐的張勛很快討得了許家大少爺?shù)臍g喜,從一個牧童一躍為伴讀,后經(jīng)過許家老爺推薦,入了李中堂的淮軍。
后來,李中堂去世,淮軍內(nèi)斗,張勛只好進入了平津的小站練兵,成了袁大頭的部下。
在袁大頭的體系里,張勛算是半路入伙,因此與嫡系“北洋三虎”的待遇,可謂天差地別。
張勛這人憑生有個執(zhí)拗,那就是一心要搞復(fù)辟,別人搞復(fù)辟或多或少帶有私心,但張勛這個人卻是全心全意,不帶私心的搞。
當(dāng)年老佛爺匆匆從首都城開溜,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在觀望,唯有張勛一人,帶隊北上要與洋人干仗,鞍前馬后的護送老佛爺一路。
后來老佛爺回首都,特地把張勛調(diào)到自己跟前當(dāng),雖然名譽上還是袁老大部下,實則成了老佛爺?shù)馁N身保鏢。
后來,老佛爺駕鶴西去,張勛從奉天一路小跑回首都,那哭的叫一個慘,親自扶著靈柩,把老佛爺送進了東陵。
張勛給他親爹都沒守過孝,卻給老佛爺守了倆月的孝,都把裕隆太后和一幫遺老遺少感動的不成樣子。
到了辛亥大事件的時候,其他人要么反著干,要么勸清廷退位,唯有張勛一人,親自帶著軍隊北上勤王,擁護清廷。
張勛對清廷一路的衷心,換來了一身的功勛,要是單論誰的頭銜多,受到的恩澤廣,就連袁老大也比不過。
而且張勛還是個地道的實干家,光是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復(fù)辟動作,就數(shù)不勝數(shù)。
不像他康某人,嘴上復(fù)辟的口號喊的震天響,定睛一看原地杵,除了撈錢,啥事也沒干。
當(dāng)年,南方第二次搞事情的時候,袁老大派張勛和馮國璋去平息,一路上,張勛好言相勸,許以厚利。
對馮國璋說:“咱們兄弟倆約定下,誰先進了金陵城,誰就當(dāng)蘇省都督!”
又說:“咱們打下了蘇省,就以蘇省為基地,反了袁老大那丫的。以后你馮老弟說一不二,沒事還可以瞪幾眼袁老大,反正有長江天險,袁老大鞭長莫及。”
結(jié)果,張勛被黃教主的一個手下給攔住了,這個文弱書人憑借自己三寸不爛之舌,組織起了一千人,硬是扛了張勛2w人猛攻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