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極品太子爺 > 第888章 治水之法

      第888章 治水之法

          在陽縣縣令的介紹下,王安逐漸明白過來。

          這個陶潛和原先沖山的陶縣令一樣,都是前朝末年的治水專家陶弘光的后人,只是陶潛現在還是個生員,功名不高。

          至于陽縣縣令說的三縣變成洪泛區,那就也要追溯到陶弘光身上了。

          當年本來淮河主流是流經淮陽城,附近好幾個郡都深受洪澇的害,但不得不說,陶弘光真他娘是個鬼才。

          他硬生生給淮河主流改道了。

          改道之后,三縣旁邊的支流變成了主流,周圍還有山,淮陽城要是受災,可以直接排水到三縣,不用擔心洪水反灌。

          只是本來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的三縣就遭殃了。

          原本三縣種植的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這變成洪泛區,哐鐺一下少了一個夏天的時間種糧食,每年只能兩熟甚至一熟,收益少了一大半。

          這能忍嗎?

          果斷不能??!

          但是也輪到三縣倒霉,還沒等他們抗議,啪唧一下,大周沒了,再換大炎上來的時候,這早就變成了成例,根本沒法反抗。

          放在三縣的立場,對姓陶的該多恨啊,說是恨不得扒皮揚灰也不為過。

          偏偏姓陶的后人就成了沖山縣令,而且還干得不錯,沖山縣的百姓一腔憤怒無處發泄,只好和姓陶的和解。

          但下淮縣和陽縣就不一樣了,可以說是恨屋及烏,連帶著對沖山縣也一起恨上了。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陶弘光后人的陶潛還在對他們的抗洪指指點點,可想而知,那下淮和陽縣能聽嗎?

          當然不可能!

          不但不聽,還要反著干!

          一番爭斗的結果就是,沖山縣大敗而歸,陶潛唱著鐵窗淚,下淮和陽縣人多勢眾成功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