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舉辦的原因
聽說,在大炎以西,還有一個大國,以宗教治國,總是以圣戰的名義四處征戰傳教,也是這個道理,本質上都是為了潛移默化讓其他國家接受本國的統治所做的準備而已。
在戰爭時期,有用嗎?
根本沒用!
就像是現在大炎和北莽正在打仗,你跑出去向那些北蠻子宣傳仁義,不被抓起來砍頭示眾才怪。
賈希言這位置的前任,張士言不就是因為宣稱要向北莽展示大炎的仁義,才被太子抓住把柄狠狠整治了一把嗎。
炎帝和太子這對父子,本質上都是一個觀念,要講仁義,可以,用拳頭來講!
看著王安挺拔的身影,炎帝欣慰地點了點頭,眼睛發亮。
真不愧是朕的兒子,說得真好,這些話,他早就想這么懟那些腦子進了水的朝臣了。
仁有用嗎?有用,等天下太平,統一之后,才有用!
沒太平的時候,說個屁的仁恕,你跟敵國說仁,他們吃你這一套嗎?只會覺得你軟弱可欺而已。
“你你……太子這是強詞奪理!”
言官的臉漲得通紅,氣得手都在抖,誰都能聽明白太子話語中的意思,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明白太子和陛下的主張。
但這樣的主張,是萬萬要不得的!
他們不是張士言,也不敢明目張膽罵炎帝,可你這個太子,他們總還是能罵一罵的吧?
“北莽乃蠻夷,只是不懂仁義,對不明白仁義的蠻夷仁義,自然沒有作用,但圣人言,有教無類,要是遣人去北莽宣傳仁義,教化蠻夷,再來談仁義,自然會起作用!”
言官振振有詞,雖然這話讓許多武將聽了皺眉,但也不少朝臣默默點頭,顯然,他們也是同一個想法。
什么戰爭,要是事前就教化了蠻夷,自然打不起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