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周仙吏什么時(shí)候完結(jié) > 第54章 不正之風(fēng)

      第54章 不正之風(fēng)

          書院不在神都最喧鬧的主街,門口的路人本來并不多,王武喊了幾聲之后,路過的百姓,開始向著這里匯聚。

          很快的,連主街上的百姓都被吸引到此,百川書院門口,人頭攢動(dòng)。

          來的晚的百姓,站在人群外圍,墊著腳往里面看。

          “里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回事,書院門口怎么多了一張桌子?”

          “李捕頭怎么在這里?”

          “李捕頭又來找書院的麻煩了?”

          ……

          眾人上前打聽之后,知道李慕這次不是來找書院麻煩的,而是來替百姓伸冤、主持公道的。

          官府對于神都百姓來說,充滿了神秘和恐懼,民間有俗語,“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jìn)來”,衙門從來就不是為百姓主持公道的地方,有不少含冤百姓進(jìn)了衙門,反而冤上加冤。

          去衙門報(bào)案的程序繁瑣,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不會有好結(jié)果。

          久而久之,百姓便不再信任衙門,寧愿白白受冤,也不愿去衙門報(bào)案。

          可百川書院門口,為百姓主持過多次公道的李捕頭就坐在桌后,“衙門”,“報(bào)案”之類的詞,和百姓似乎一下子就沒有了距離。

          這一切,源于衙門嚴(yán)肅的環(huán)境,變成了街邊百姓熟悉的場景,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李慕的信任。

          百姓們面對官員時(shí)心中畏懼害怕,但李捕頭整天在街上巡邏,眾人大都和他打過招呼說過話,僅僅看到他的那張臉,便倍感親切。

          一時(shí)間,過往的百姓,有冤的訴冤,沒冤的,也站在一旁看熱鬧。

          一名漢子大著膽子走上前,說道:“李捕頭,城西肉鋪的掌柜欠草民二兩銀子,現(xiàn)在卻死不承認(rèn),衙門可不可以幫我要賬?”

          李慕看向?qū)O副捕頭,說道:“老孫,你和他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