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統統給我去加班(三更)
楊鵬則是給公家辦事,既然是公家的錢,當然就沒有必要去計較那一分一毛,離開服裝廠的時候,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反正之前采購的東西都是公款買的,與他無關。
望著倉庫里滿滿當當的原材料,李衛東覺得,這四舍五入下來,自己又賺了一個億。
……
會議室中,李衛東指著手里的日歷,開口說道:“前些天,由于我不在這里,咱們的生產也一度停滯下來。不過外商那邊的交貨期限可沒有變,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咱們要抓緊生產,才能把進度給趕回來!否則的話,可就來不及向外商交貨了。”
會議室中鴉雀無聲,一群憨憨照例沒有人言語。
李衛東已經習慣了這種開會方式,他接著說道:“我看了一下日歷,想要追上生產進度的話,接下來就必須得加班才行。所以這次召集這個會議,就是為了商討一下加班的事情。”
聽到加班,一群憨憨們終于抬起了頭,這種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沒有人會繼續裝可達鴨。
現在大多數的國企文化都是朝九晚五,下了班以后選擇加班的人,反而會成為同事眼中的另類,說不定還會受到排擠。
然而在五六十年代,加班在國企當中是一種文化,那時加班的力度要比現在的996還要厲害,一旦生產任務來了,那真是吃住在工廠,沒日沒夜的加班,關鍵那時候加班還沒有加班費,全靠為愛發電。
計劃經濟時代,加班全靠號召,高喊一聲有號召力的口號,便能讓工人們舍棄一切,努力加班。加班加累了,號召一下就不累了;不想加班了,號召一下就想加班了。
那畢竟是一個講犧牲、講奉獻的年代,一個車間先進的稱號,一個勞動模范的榮譽,便能讓無數人心甘情愿的舍棄家庭,投入到工作當中。
在那個時代,帶病工作一類的事情,已經不能算是感人事跡,諸如老婆生產仍然堅持工作、拋下生病的孩子堅守在工作崗位、為了工作沒有能夠看上年邁父母最后一眼之類事跡,那是數不勝數。
到了八九十年代,這種感人的事跡依舊有很多,也有很多工人會為了響應號召而加班加點。
可對于大多數普通工人而言,靠著幾句號召就想讓人心甘情愿的加班,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犧牲和奉獻越來越像是白嫖的借口,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思想覺悟這東西終究是靠不住了。
如今的服裝廠就是這個樣子,當聽到“加班”這兩個字時,四個車間主任同時由萌呆的可達鴨,進化成了狡猾的喵喵,會說話的神奇寶貝瞬間上線。
“廠長啊,我們車間基本都是女同志,很多都有家庭,這加班的話,恐怕也加不了多長時間啊!”一車間主任率先說道。
“是啊,廠長,我們車間的情況也差不多,都是女同志,而且大多數都結了婚,上有老下有小的,你說著女同志結婚以后,本來就是以家庭為重的,讓他們加班,恐怕有些強人所難啊。”二車間主任應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