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爭當接盤俠(二合一)
諸如重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合資經營、轉讓國有產權、管理層收購、企業托管等等形式,逐漸在未來幾年內出現。國有企業也被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業等等類型。
九十年代初期,最常見的是重組、聯合和兼并這三種國有企業改制形式。
李衛東所說的改制,就是企業通過自身產權結構的重組,由國企便為股份有限公司,這在當時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國企改制方式。
說到改制,張濤又嘆了一口氣,他開口說道;“我們也想著改制來著,但是沒有成功。我們向上級申請過,上級給了我們兩套股份制改革方案,
一是直接進行股份制改革,工人占股20%,國家占股80%,企業依舊保持國有制為主體。但是我們廠的工人都不同意這套方案,大家覺得這是換湯不換藥嘛,企業本質上還是國企,可工人卻吃虧了!”
“說的也是,換成我的話,我也不愿意?!崩钚l東點了點頭。
國企工人所看中的,無非就是“保障”二字。當時人們的概念里,國企工人是有國家提供保障的,即便是下崗以后,國家也不會不管自己,會給安排新的工作。
哪怕是后來下崗潮一波接一波,仍然有很多下崗職工有這種天真的想法,在家里等著安排工作,一等就等到退休。
而改為股份制企業以后,工人們失去了國企的身份,也就失去了國企的這一層保障。然而企業仍然是國家占股80%,一切還都跟以前那樣,是國家說了算,那工人們就覺得不劃算了。
既然是換湯不換藥,一切還跟以前一樣,那我為什么要改制,不改的話好歹是個國企職工,改了的話連國企職工的身份都沒有了,那等于是白白失去了一層保障嘛!
改了半天沒好處,反而丟東西,這樣的改制方案,工人們肯定不愿意。
李衛東接著溫帶:“第二套方案是什么?”
“第二套方案就是,企業將存量資產出售給職工,算作職工的股份,國家拿土地入股,完成股份制的改革。”張濤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我們的工人也不同意這個方案?!?br/>
這一套方案,是當時國企改革股份制比較常見的方式。
這種產權改制方式,在效益比較好的企業里,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在虧損的企業里,在很難實施。
其根本原因就是職工需要花錢去購買企業存量資產,才能獲得股權。
若是一個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每年都有大量的盈利,那職工會歡天喜地的掏錢獲得企業股權,因為有盈利就代表著資產升值,誰都愿意自己手里的資產變多。每年再根據股權分個紅,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