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誘之以利(求訂閱)
像是公路、鐵路、港口、礦山、水利等建設工程,裝載機的使用率要比挖掘機高。
而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正是國內公路建設最興盛的年代。
要想富先修路,2008年以前,中國的交通基礎建設,以修建公路為主,從九十年代初修建各種省道國道,到九十年代后期高速公路,再到二十一世紀的村村通工程,全都是在修路。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全國就修了十幾萬公里的高速公路,縣鄉省市各級公路加起來足足有幾百萬公里。
修公路必然會用到大量的裝載機。
中國的基建能力世界最頂尖,全世界60%的裝載機市場,全都在中國。
而在九十年代,裝載機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有遠見的老板買上一臺裝載機接工程,運氣好一年就能賺個幾十萬,可比跑運輸賺錢。當時的裝載機,也比汽車還好賣。
這么大的一個市場,如今送到了李衛東的面前,他當然不會放棄。
而且工程機械也是一個長遠性的產業,只要國家的基建不停,工程機械就不愁沒有銷路。
重生以后的李衛東,當然考慮過做工程機械,只不過做這種機械類的重工業,需要一定的基礎和底蘊,不是建個廠、買條生產線就能做出來的。
現如今有了裝載機廠這個契機,李衛東自然要試上一試。
青河市裝載機廠是七十年代建立的工廠,做了十幾年的裝載機,除了技術落后之外,基礎和底蘊還是有的。
只要能提升技術,加強管理,再加上當時市場對于裝載機的需求,涅槃重生并不是困難的事情。
李衛東甚至覺得,這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副本。
……
企業改制是一件大事,并不是李衛東和張濤兩人三言兩語就能決定了,兩人的這一會面,只是達成了初步的意見。
幾天后,李衛東拿來了一份計劃書,與裝載機廠的領導班子商討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