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該開掛時就開掛!
領導點了點頭,李衛(wèi)東說的這種情況,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幾方勢力爭奪權力的時候,如果僵持不下,最終很有可能會選出一個比較弱勢的人當老大。
比如諸漢朝呂之亂后,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都立有大功,然而大臣們最終卻選擇了茍了幾十年的劉恒當皇帝,擺明了就是覺得劉恒要實力沒實力,要根基沒根基,比較容易操控。
再比如皇太極死后,多爾袞和豪格爭皇位,最終的結果是,兩人誰都別當這個皇帝,皇位落在了六歲的順治身上。如果順治不是一個娃娃的話,皇位肯定不會落到他頭上。
李衛(wèi)東則接續(xù)說道;“目前日本在野黨之中,有能力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得比較多的席位,而且又比較弱勢的政黨,大礙只有日本新黨,所以我認為,新黨的領袖細川護熙,最有可能成為日本的新人首相。”
旁邊的錢愛民教授開口問道:“新黨不是去年五月份才剛成立的么?成立到現(xiàn)在才剛滿一年,這么一個新的政黨,能誕生首相?”
“就是因為新黨比較新,當細川護熙擔任首相后,其他黨派才比較容易換掉他。”
李衛(wèi)東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我剛才就說了,這只是個過度首相,是為了平衡各方勢的結果,所以坐不長的!羽田孜可是對首相之位虎視眈眈被!
除此之外,別忘了還有個日本第二大黨的社會黨,這老大自民黨被趕下了臺,當老二的怎么會沒有點想法?社會黨肯定會想方設法,去角逐首相的寶座。
所以未來幾年,日本的政局可能會比較的混亂,多黨聯(lián)合組閣,也意味各黨爭斗不斷,估計得等到自民黨重新執(zhí)政,日本的政局才會穩(wěn)定下來。”
李衛(wèi)東的這些判斷,當然是他站在事后諸葛亮的角度上逆推的,然而在其他人聽來,李衛(wèi)東的這一系列推論卻是有理有據(jù)。
老者的表情則顯得有些凝重,不同的人擔任首相,在經(jīng)濟、政治、外交等各領域的政策也必然不同,而中國作為日本的鄰國,也會根據(jù)日本執(zhí)政者,來制定相應的對日政策。
如果能提前預知日本首相人選的話,國家針對性的制定對日的政策,不僅可以知己知彼,還可以搶占先機,這可是極大的好處。
老者記下了細川護熙的名字,隨后接著問道:“小李同志,你剛才說日本經(jīng)濟存在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能不能詳細的說明一下,都有哪些結構性的問題?”
李衛(wèi)東點了點頭:“日本經(jīng)濟的結構性問題,是多個方面的,細講起來比較復雜,我就簡單的說幾點吧。首先說一下日本官僚體制所帶來的問題……”
李衛(wèi)東開始款款而談起來。
日本經(jīng)濟失去的三十年,一直都是經(jīng)濟學家頗為熱衷的研究課題。
最初的時候,人們將日本經(jīng)濟的衰退,歸咎于《廣場協(xié)議》上去,認為如果沒有簽署《廣場協(xié)議》的話,日本經(jīng)濟就會一直長盛不衰下去。
然而簽下《廣場協(xié)議》的又不只是日本一個國家,德國、法國和英國同樣簽了這份協(xié)議,也同樣面臨著馬克、法郎和英鎊升值的問題。為什么就日本失去了三十年,而德國、法國和英國啥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