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慈善家不好當
更何況西部的條件比東部差一大截,那些有知識有文化人,肯定都去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尋求更好的生活,西部省份反而有人才外流的現象。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建好了希望小學,也找不到教師去授課,總不能讓學生自學吧!
想通了這一點,李衛東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人才的確是制約了西部地區的發展。”
何大伯繼續說道;“人才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但是我剛才說的上學的條件,短時間內是可以解決的。
我之前也曾經多次去西部省份進行調研,當然主要是調研機械工業方面的工作,但對于西北自治區的一些情況,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根據我所掌握的實際情況,那里的失學兒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因為沒有學上,而是因為沒辦法去上學。
你也知道的,西北自治區地域廣闊,不夸張說的,人家一個地級市的面積,比咱們東部一個省份還大,一個縣的面積,比咱們東部一個市還大。一個鄉鎮能是咱們京城幾倍的面積。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想去讀書,可你騎上一天的駱駝,還到不了鎮上的小學,那你還能讀的成書么?客觀條件不允許啊!這就是我所說的,沒辦法去上學。
西北自治區可不像是咱們東部省份,他們那里人口聚集不那么密集,也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很多村級單位都是沒有小學的,很多鎮級單位也沒有中學。
所以在西北自治區,很多農村的孩子,想要上小學的話,就必須要住在鎮上,想要讀初中的話,就必須要住在縣里。
偏遠地區農民的收入本來就不高,讓他們的孩子在鎮上或者縣里常駐,成本也是很大的,即便是在學雜費方面有所免除,很多家庭也負擔不起這個成本,最終導致兒童失學。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學校建宿舍,學校有了宿舍,孩子有地方住,自然就能長期待在學校里,也就可以踏踏實實的學習。
但是建宿舍的成本,可要比建校舍高多的。國家教育資源本來就緊張,西部地區又比較貧窮,財政能力有限,很多小學都沒有學生宿舍。
衛東,我希望你能夠從一個億的捐款當中,拿出一部分來,幫助西部的小學建宿舍,這樣等于是給了更多的孩子,一個上學的機會。”
聽了何大伯這番介紹,李衛東終于恍然大悟。
原來何大伯盯著這一個億的捐款,并不是讓自己建希望小學,而是讓自己給現有的小學建宿舍。
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很多地方的人口密度的確不適合興建村級小學,就算是建起來,沒有幾個學生,也是浪費教師資源。
畢竟在貧困地區,教師資源也是稀缺的,不可能將有限的教育資源,放在少數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