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4章 極盜者
“也沒有使用導航設備?”約翰內森無法理解。
沒有這兩種技術的幫助,根本無法完成這個手術,別說獲得成功率。
魔六神經外科的傅教授也大感詫異,在手術方案討論的時候,楊平并未提到這一點,大家以為這是常規的東西,無需提及,可是現在從手術視野看,沒有使用熒光顯象,也沒有使用導航設備,這是怎么回事。
這位從天壇醫院畢業的博士,導師是全國頂尖神經外科專家,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他也成為全國一流的神經外科專家。
“我們沒有使用熒光顯像劑?”溫仁濤也發現,提醒。
楊平邊操作邊回答:“不需要,顯微鏡下的熒光顯像會干擾我的判斷,導航雖然精準,但是以CT圖像為指引的,只是間接圖像,對我意義不大。”
對楊平來說,他在系統空間無數例手術,無數次解剖研究,獲得真實的腫瘤解剖圖像,遠遠比熒光顯像和導航要精確。
對于普通人,哪怕約翰內森這樣的頂尖專家,熒光顯像和導航是必需的,但是對于楊平,反而會成為累贅。
微弱閃爍的熒光會影響手術中楊平的視覺判斷,會讓術中的解剖和他大腦的圖片進行對比時,出現干擾。
他頭腦中那一副圖,遠遠超過任何熒光顯像。
他頭腦中那副圖,用千百個馮教授凝聚的圖畫,比任何顯像和導航精準。
質疑歸質疑,約翰內森和傅教授都在猜測,楊平能夠做出那樣嚴密的手術計劃,術中對神經核團干擾時會出現幾次心跳驟停都在考慮之內,不可能這些基礎性的東西不考慮。
楊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來完成手術,才會摒棄常人必須的技術手段。
精細的槍狀雙擊電凝鑷,在無需止血電凝的時候,就是可靠的顯微鑷,和激光手術刀配合,那一絲輪廓逐漸清晰,深埋的腫瘤嶄露頭角。
溫仁濤和曾冉坐在旁邊拉鉤,溫仁濤還負責吸引,不過手里的吸引器沒有發揮作用,手術到目前為止,還幾乎看不到血。
腦組織里面血管叢生,相互交錯,激光刀尖能夠在血管的間隙操作,即使必須損傷的細小血管,也被提前電凝。
雙擊電凝能夠精確地夾持血管的末端,用最小的能量實施電凝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