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章 如履薄冰
面對鄉親們的熱情與期盼,李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與使命,他知道,儘管自己在省城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知識和技術,但在這里,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可行、適合當地條件的解決方案,真正惠及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鄉鎮醫院與省城的大醫院不同,在鄉鎮醫院的醫生治病的原則是用經濟的方法儘快解決問題,能夠根治當然更好,不能根治需要對癥治療,如果兩者都做不到,要能夠給患者指出一條路,該去哪里治病。
所以在基層醫院,傳說中的神醫絕技是"三素一瓶",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和一瓶吊針,這幾大絕技的確非常有效,很多在大醫院待久的醫生去基層醫院有時候不會治病,就是沒有掌握基層患者的需求特點,他們對治療方案要求是短平快。
所以李民心里一直在琢磨如何將省城學到的東西轉為為帶有鄉土風的治療方案,也就是要有鄉鎮特色。比如加強營養這塊,你不能要求患者去買什么營養素吧,只能要求他們每天幾個雞蛋之類的。
——
假日的第一天,手機上刷到的新聞和朋友圈全都帶有一個特點-——景點全是人山人海,高速全是擁堵不堪,楊平很是奇怪,夏書回老家和護士長去度假怎么走的同一條高速?他們的朋友圈車外景色居然一樣的。
相對於外面的熱鬧和擁擠,醫院的病房反而安靜很多,楊平來到病區的時候,一個八十多歲的患者坐在護士站,她鬧著要出院,但是一直打不通自己兒女的電話,正在賭氣,旁邊的護士在輕言細語的勸她,好不容易將患者勸回病房。
"這個患者不是計劃節前出院的?"楊平問道。
護士搖搖頭嘆氣說:"他們的家屬本來是這樣說的,但是30號打電話給我們改口說節后再來接老人出院,我追問原因,家屬說他們現在在外面旅游,其實家屬節前計劃好的,把老人留在醫院,自己出去旅游。"
原來這樣,楊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叮囑護士:"高齡的,高風險的患者,多看幾眼,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
醫生辦公室,除了休假的幾個醫生,大家都齊刷刷的,居然沒有一個遲到的,一大早就鍵盤聲噼里啪啦不停。
""教授到了,準備國慶大查房!"宋子墨見到楊平,立刻提醒大家。
楊平整理一下自己的白大褂:"查房吧。"
辦公室的醫生立刻齊刷刷地站起來,跟在楊平的后面,楊平步伐穩健,每一步都顯得那么從容不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歲月沉淀下來的睿智與從容,仿佛能夠洞察每一個生命的奧秘,緊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群年輕的醫生和實習生,他們神情肅穆,仿佛在進行一場神圣的儀式,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醫學的熱愛。
"無論什么時候,接觸病人是最基本的原則,只有接觸病人,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情報。"楊平的聲音不高,卻清晰有力。
在醫療設備日新月異的時代,接觸患者這個基本原則已經被零落,很多醫生已經忽視這一點或者不愿意去做,尤其是外科醫生,他們常常憑藉一張影像圖片就可以做出決定:開刀!
一行人緩緩走進了病房,患者是一位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對生命的渴望,看到楊平和一群醫生走進來,他努力地擠出了一個微笑,那是一種對醫者深深的信任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