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楊平 > 990 醫神附體

      990 醫神附體

          "沒有呀,找人調貨,估計要十幾個小時。"張主任有點發怵。

          李民尋思,沒有體外循環支持,患者在臺上怎么可能等十幾個小時,這種情況自己的老師教過,因為考慮到遇上這種特殊情況下怎么搶救患者的生命。

          "那只能修補!"李民說道。

          通過李民的檢查,血管撕裂的范圍很大,但是大部分血管壁原本還是健康的,而被腫瘤侵襲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撕裂口是整齊的,這讓修補具備一定的基礎,通過跟著楊平的學習,李民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毛頭小子,他具備強大的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有尼龍線嗎?縫合血管的?"李民問道。

          老院長剛剛嚇得心臟突突地跳,踮起腳往手術這邊看,回答:"尼龍線有,但不知道是否適合吻合這種血管。"

          "都拿來給我看看。"李民的表達清晰堅定,主刀的氣場表露無疑。

          巡迴護士立刻行動起來,將醫院現存的所有尼龍線都拿出來給李民看,李民挑選幾包勉強適合的,反正這時候沒什么可挑剔的,只能湊合著用,像大醫院那般什么東西都規范都順手是不可能的。

          至於各種縫線的認識,從材質、規格、工藝等等,這些都接受到楊平的培訓,所以有些線如何交叉使用,如何使用在不是它的正常場景,李民非常熟悉。

          李民開始用尼龍線對血管進行修補,先修補縱向的裂口,縱行的裂口是主要的,而橫行的和不規則的裂口集中於腫瘤血管在主動脈分出的部位。

          縫合的手法是炫酷了點,又快又好又穩,在對面當助手剪線打結的張主任看著李民炫酷的縫合,心里是一愣一愣的,這可能是他對大醫院,對三博醫院從技術上最直觀的認識。

          相對於李民的縫合技術,張主任覺得自己幾十年的外科經驗瞬間不值錢,自己以前的手術做得跟狗屎一樣。

          一個進修不到一年的年輕醫生可以做大血管手術,李民現在這種水平在整個地區是無敵的存在,就連彭主任也趕不上他的水平,這小子是官渡醫院的李民?彭主任和張主任不得不抬頭重新審視面前的李醫生,他甚至懷疑是不是醫神附體。

          "彭主任——剪線!"李民提醒走神的彭主任,彭主任立刻醒過來,繼續低頭剪線。

          其實在李民眼里,彭主任的剪線動作和效果都是不合格的,有的太長,有的太短,太長的線留下更多的異物,太短的線容易鬆動,合格規范的動作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大樣本統計表明,在沒有新的方法和標準出現之前,這樣做可以保證最好的效果。

          相對於李民縫合出來的整整齊齊的縫線,彭主任留下的參差不齊的線頭十分顯眼,彭主任自己心里十分慚愧,幾十年的外科經驗積累敗給不到一年的進修,即使現在五十多歲,彭主任還是萌生出去進修的念頭,畢竟技術無止境。

          整個過程非常流暢,長長的縱行的裂口被李民縫合好,現在李民要處理不規則的裂口,他稍微皺皺眉頭,其實心里已經計劃好,預見性和計劃性是外科醫生必備的素質,即使遇到意外的危險,也不要被病情牽著鼻子走,儘量思維走在病情的前面,這樣更有主動權。

          將這一部分被侵襲的血管剪掉棄之不要,然后進行端端縫合,這是李民的計劃,這樣既可以保證術后的安全,也讓腫瘤血管脫離了主動脈,當然,剪去一部分之后,主動脈依然可以無張力吻合,這是李民計算好的。

          一個人的腹主動脈長度跟身高有關,從身高可以計算出腹主動脈的長度,然后去掉幾分之一的血管仍然可以無張力縫合,這些數據不僅熟記在心,而且實踐中也訓練過多次,所以李民心中有數。

          剛剛被李民這手術水平嚇蒙的張主任,怎么看都不相信這是官渡醫院的李民,這特么完全是醫神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