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
---------------
周允晟早不過來晚不過來,偏偏在沈懿彬買了試題背好答案,正準備答題的時候過來。如今唯有兩條路可選,一是放棄考試提前離開,但太子的門客那里卻有一個賬本,記錄著所有買過試題的舉子的名字,哪怕他交一份空白答卷,日后賬本爆出照樣要被清算。
二則是放棄事先背好的文章,寫一份驚天地泣鬼神的答卷。
天辰帝求賢若渴,曾千金買馬骨,萬金聘良才,如果是真正的飽學之士,他一定會網開一面。那么文章究竟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打動他從而逃過一劫?
周允晟思忖間朝卷面看去,這次的題目很簡單,竟只三個字——租庸調,果然是天辰帝簡單、務實,且犀利的出題風格。
所謂的租庸調是現在的大周施行的一種賦稅制度。它以均田制為基礎,后因土地兼并日益加劇、大量的自耕農破產逃亡、或者淪為地主佃戶,均田制逐漸瀕于崩潰。基礎都崩潰了,租庸調制也岌岌可危。
它不但加劇了百姓的生活負擔,造成民不聊生,也滿足不了政府運轉所需的稅務額度。現在的天辰帝正為了稅制改革而煩惱不已。
周允晟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加上智腦強大的搜索引擎,寫一篇衙官屈宋之文實在是信手拈來。他只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筆走游龍一揮而就,一手行楷大氣磅礴,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然而更令人驚嘆的卻是文章內容,不但闡述了租庸調的弊端,還提出了更為先進的兩稅法。
兩稅法改變了“租庸調”據丁征稅的作法,實行以財產多少為征稅標準,確定了‘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的原則,不但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還減輕了人民負擔,是后世稅法改革的基礎,是歷史的重大進步。
沈懿彬之前背好的文章也很精彩,卻只略略闡述了租庸調的弊端,并不敢深入,更談不上給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
即便如此,天辰帝最后還是花大氣力將做文章的人找出,破格讓他參加殿試并欽點為狀元。此人日后被七皇子收攏,與沈暉合為七皇子的左膀右臂。
然而那樣一篇令天辰帝拍案叫絕的華章,眼下與周允晟這篇比起來卻實在是不值一提。
放下毛筆后周允晟大致掃了一眼,便閉著眼睛回想沈懿彬的生平。沈懿彬最后被革除功名,永遠不得參加科舉,父親沈暉也因此被免職,大好仕途毀于一旦。沈家迅速衰敗,沈巧丹在七皇子府舉步維艱,郁郁而亡。
與沈家相反,謝玉柔則步步高升直至成為太后,她的嫡親弟弟在她的告誡下裝病避過了這次會試,在下一次會試時高中榜首,最后位極人臣。
沈懿彬此人素來愛玩,貪圖享受,最大的理想也不過是中個進士讓父親另眼相看罷了,哪料到中是中了,卻連家族都賠了進去。
現在周允晟不但要幫他避開這次危機,恐怕還要力挽狂瀾,讓沈家重現輝煌。
那么究竟該怎么做?輔助七皇子,奪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