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李鄲道免費閱讀 > 四五三 北邙山鬼都

      四五三 北邙山鬼都

          李鄲道幫著救災(zāi),那張文瑞倒是一個好官,十分積極,又寫文書申請蠲免政策。

          古代由于生產(chǎn)力落后,災(zāi)害發(fā)生后對社會帶來的震蕩,極易使災(zāi)區(qū)社會秩序發(fā)生混亂。

          為此,朝廷常常采取穩(wěn)定物價、嚴懲盜賊、蠲免賦稅錢糧等措施加強對災(zāi)區(qū)的管理。

          不過漢中地區(qū)乃是糧倉,朝廷不一定會有很大的動作。畢竟如今不是太平年間。

          更重要的是,如今許多人家的糧食泡了水,如今天氣又曬不干,只怕存放下去不是發(fā)芽,就是發(fā)霉,而本地官府衙門又無余糧。

          只能調(diào)動鄉(xiāng)紳世家的積極性,進行開倉放糧。

          其中齷蹉,李鄲道自然不知道,李鄲道在其中不過是施舍符水,預(yù)防瘟疫,超度溺亡人。

          溺死之人,會變化為水鬼,需要找替死鬼,李鄲道不將其超拔,便要受諸多苦孽。

          那頭大鯰魚的血肉,被百姓分割而食,暫代糧食。

          龍女看著李鄲道忙前忙后,一刻不得停,心中嘆息:若是到一處便管一處的閑事,如何能到洞庭?

          不過再一想:他不管閑事,我如何能化魚龍呢?

          當(dāng)下也加入了其中,疏通河道淤泥,將其中堵住的地方,一一打通。

          等著三日之后,該清理的地方也清理了,房屋被沖毀的人家也有了安置。

          張文瑞怕他們閑下來鬧事,便欲以工代賑。

          欲將在大水中受損的石橋修繕,并且修筑堤壩,開挖溝渠,以此向朝廷申請資金,幫難民度過難關(guān)。

          李鄲道當(dāng)下加入其中,將那兩頭石牛,自大鯰魚肚子中取出,又把大鯰魚的內(nèi)丹,研磨成粉末,配合辰砂,以金烏火煉為符墨,在兩頭石牛肚子下畫下“下元水官消愆符箓。”

          天尊告曰:四時遷謝,陰陽律呂,運動皆委於天地水三官。至於四海三河、溪澗川源、池塘湖堰、渚穴流泉、水類魚龍、黿鼉龜鱉等濕居之類,并年歲豐歉,人民休咎,悉付下元水官校定。

          李鄲道以水官符箓煉此二石牛,對河望之,震懾河中一切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