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師伯這是在考校我吧!
想要從根源解決問題,自然需要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經上蒸脾土,自然脾土溫和,中焦自治。
但是另外一派卻認為,脾為后天之本,津血精|液生化之源,腎須脾的供養,才能充盛,所以腎虛則要專補脾。
這兩派在行內算是各有擁躉,也經常為此發生沖突,時不時就要展開辯論,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姜家在這個問題上卻并不站隊,而是各取其長,兼容并蓄。
劉旭琨身為姜濉的親傳弟子,自然對雙方都有了解和研究。
而他此時說起這個,實際上是在給沈天舒挖坑。
無論沈天舒選擇哪一個,他都可以從容地加以辯駁。
但沈天舒又怎么會上他的當,微微一笑道:“師伯這是在考校我吧!
“那我便勉力說上一說,還請師伯多多指點。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
“脾主運化,須借腎中陽氣以溫煦,腎藏精氣,又賴脾化精微以充養。
“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或脾陽久虛,損及腎陽,均可導致腹中冷痛,下利清谷等脾腎陽虛證。
“脾腎兩臟,皆為根本,不可偏廢。如果偏執一端,一味強調單說,就容易投藥罔效,延誤病情。”
劉旭琨沒想到沈天舒的基本功這么扎實,立刻笑著說:“潼娘子言重了,我怎么會考教你呢,是我話沒說清楚,讓你誤會了。
“其實我是想問,像韓老爺子這樣長期泄瀉,只需溫補脾腎即可,之前投藥不效,難不成是遇到偏執一端的大夫了?”
他自覺這話說得頗為漂亮,不但把之前的話給圓回來來,還暗暗顯示了一下自己的本事。
誰知卻見沈天舒搖頭道:“當時的大夫,其實跟劉御醫想得一樣,開了溫補脾腎的方子,雖說不上有多巧思,但也算中規中矩,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可惜,增增減減換了三方,連著吃了一個多月的藥,韓老爺子的病卻始終不見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