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書 中
然而書信寫完,胡寅又當眾朗誦了一遍,眾人都覺得貼切,趙玖卻久久蹙眉不語……說到底,他本意是很想直接來一句‘請分我一杯羹’的,如何又會對這種文書看上眼?
只是他心里也清楚,那樣的話,注定是要惹來大麻煩的,不要說呂好問、張浚、胡寅等人會死諫,說不得剛剛抵達揚州的李綱都要從跑過來找他算賬。
所以,猶豫了半日,趙玖終究無奈,只能強壓一口怨氣接過這文書,然后扭頭看向了那金軍使者:“你叫時文彬?”
“臣……外臣正是時文彬!”那時文彬幾乎在此處站了一日,米水未進不說,還被武臣推搡、文臣喝罵嘲諷了一整日,早已經不支,聞言幾乎是本能雙腿一軟,便跪地準備稱臣,但話已出口才醒悟過來……以他如今的作為和身份,是一輩子都不可能再做成宋人的了。
“你以前在何處任過職?”趙玖也不知道是根本不急,還是不愿意將這封文書交出去,卻是順勢問了些閑話。
“外臣曾為鄆城知縣,再轉濰州通判,將二任通判之時因為昔日鄆城屬吏宋江造反,為張叔夜張龍圖所破,事后牽連,失了前途,貶斥許久,年前李相公主政,征召人手為京東各軍州縣主官,這才復為沂水知縣。結果,上任才一月,金……四太子便引兵南下,從沂水過大軍往南,知州南逃,外臣便……便隨通判一起從了四太子。”時文彬跪在地上,小心翼翼、斷斷續續,到底是在趙玖怪異的目光下大略講了一遍。
“原來如此。”趙玖聽完之后一聲嘆氣。“其實,金人大軍南下,你所在沂水縣首當其沖,兵威之下,我也沒法怪你……”
“臣謝過官家體諒。”時文彬聞言居然直接落淚。
“不過時知縣,體諒歸體諒,你既然已經降了金人,又出來做了事,那日后便是敵非我了,將來的事情也就不要有什么奢望了。”趙玖繼續感慨言道。“否則的話,你讓我這個官家如何去對你剛才所言的張叔夜那種臣子呢?你在金人帳下,那張叔夜絕食而亡,過宋界時咽氣身死,總該曉得真假吧?”
時文彬一言不發,只是叩首落淚不止。
趙玖心下無力,又有些煩躁,便要將文書遞過去了事,然后去做他想做的正事。
然而,不知道為什么,就在時文彬起身將要接過文書之時,忽然間,這趙官家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舉止——他猛然一嘆,然后便收回手來,就在眾人面前憤憤撕碎了那份文書!
“官家!”
周邊重臣、近臣,各自失色,便是今日一直跟在趙玖身側,也一直沒吭聲的楊沂中都愕然當場。
“官家……可是臣言辭中哪里有不妥?”事關重大,胡寅趕緊俯首請罪。
“不關你的事。”趙玖如鯁在喉。“只是覺得若此番文書送到對岸,固然對的起二圣了,卻如何對得起李若水、張叔夜等人?又如何對得起家破人亡的兩河士民?對得起河對岸孤軍固守的下蔡三萬士卒?”
“臣慚愧!”胡寅登時無話可說。
而呂好問等人也只能紛紛俯首稱愧。
“要么就不回了?”請罪之后,御史中丞張浚咬牙出列建議道。“以示決心。”
“不回的話,只是徒增金兀術的氣焰。”趙玖搖頭不止。“勞煩明仲再寫一封,不用白紙,用宣旨的絹帛來寫,只要抬頭,內容與落款朕親自來寫!”
事情到了這一步,胡寅那敢怠慢,他即刻回到木棚之下,須臾便在內侍的幫助下重新準備妥當,然后讓開位置,請趙官家上前。
而趙玖走上前去,也不提筆,也不用墨,甚至沒有思索,卻是直接朝著那攤開的絹帛正中吐了一口攢了半日的唾沫!
然后,其人方在眾文武的目瞪口呆中,提起筆來,卻又在落款處畫了個河北滄州趙玖的押,然后也不呼藍珪,而是直接轉入御帳,須臾便親自取來體量頗大、根本不常用的大宋天子印,就在木棚下往那絹帛上給重重蓋上,卻幾乎蓋住了小半個絹帛,乃是將六個字的畫押給完整蓋住。
做完這些,趙玖方才折起這文書,然后也不加封皮什么的,便抬手拈來與那金軍使者時文彬:
“如此便可,拿去吧!”
時文彬此時欲哭卻已無淚,只能俯首上前,雙手接過文書,然后倉促而走。
到此為止,全程下來,御帳內外,竟無半點聲息。
PS:繼續推書獻祭——大唐最強火頭軍,飛盧大佬轉型新作,同期新書,大家可以去瞧瞧。
然后正式請個假,今天太疲憊了,主要是小人得志如我,昨天半夜看到消息太興奮了,卻又對照片耿耿于懷,所以沒怎么休息好,今天也就只一更了,希望大家理解,不過好歹湊了四千多字,滿足了最基本的投資需求,望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