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紹宋全部目錄 > 第十二章 方城(續)

      第十二章 方城(續)

          ‘大義分明,小事極有才,對人也懇切,做事似也有終始,本末昭然可曉,只是中間粗,不甚謹密,又行為激烈,此是他病’......這是李綱李公相前幾日在給自己心腹兼好友、戶部主事林杞的信中對某人的評價。

          閑話休提,轉到身前,韓世忠即刻承命,然后便要繼續奏對。

          但這個時候,周圍忽然又有人控制不住自己了:“官家,臣試御史中丞張浚冒昧以聞,三衙制度畢竟經行百年......呃,閭太尉又有功無過,而韓制置雖軍略妥當,卻行事操切,殊無德行,臣恐怕韓制置此行,閭太尉會多有不服,屆時未免無端生禍。”

          只聽后面半句,趙官家幾乎以為說話的是胡寅,因為這話太像胡寅的風格了。

          唯獨話說回來,既然是張浚說出這話,那便是另有深意了。

          對此,趙玖沉默了一下,依舊沉聲詢問:“張卿想如何?”

          “臣冒昧,自請往汝州暫行監管西京兵事。”張浚俯首以對。“本朝成例,文臣督師......臣若至汝州,必能使閭太尉安穩之余使西京興復。”

          “不用,朕自會與宗留守說及此事。”趙玖經此提醒,反而醒悟。“閭太尉在汜水一直倚仗于宗留守,有他調解,必然無事。”

          張浚訕訕而退。

          而趙官家也終于趁機撒開了手,并轉回座中......與此同時,劉汲、閻孝忠、胡寅也都紛紛回到隊列之中。

          “其實有一件大事,本想最后說的,但既然已經涉及三衙、御營之論,再加上今日確實沒幾個緊要事了,那朕也就直言不諱好了。”趙玖環視左右,揚聲而言,行在諸臣也是心中各自有所明悟,然后紛紛肅立,唯一一個還立在正中間的韓世忠見勢不妙,也趕緊退下。

          “國家制度是國家的根本要務,本不應該輕易更改。”趙官家緩緩而言。“但如今非比以往,大宋與金國之間不死不休之勢已成定局,此言朕昔日在八公山已經論定,非一方**滅種,絕不能真正停下。既如此,便須更改制度,以應時勢......”

          下方諸臣雖然嚴肅以對,卻多面不改色,因為這個話題是所有人都想過的。實際上,早在南京(商丘)的時候就有人提過,八公山后,揚州知州呂頤浩甚至曾上書行在,提出了一個涉及到官制、軍務、財務的一攬子方案。

          而后,其余各方面重臣,也都提出過自己的方案,之前兩日,雖然倉促,但有資格御前議事的諸位大臣同樣討論過這個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大略方案。

          最后方案總體而言,卻是為了方便軍事統籌而進行的簡化與合并。

          “其一,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四省合一,從今日后,不再有什么尚書右丞、左丞......東府宰相就是正經丞相、副丞相,他們總攬政務,統領六部、九寺、五監、六院,有資格御前公議軍政大事,于行在,便是呂相公為正,許相公為副!”

          趙官家一段話說完,呂好問與許景衡便正色出列,躬身下拜。

          “當然。”趙官家趕緊又補充了一句。“李相公依然平章軍國重事,統領東西二府,總領百官,還是額外高于所有臣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