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進軍
這件事本在意料之中,當然無關緊要,但此時,又一個必然的選擇擺在了撻懶面前。
“拆了東面清潩水上的浮橋?”難得披甲上馬出帳的撻懶,望著河對岸密密麻麻的宋軍,對身側大?的建議一時猶疑。
“不錯。”年輕的大?小心建議。“此戰關鍵在于拖延時間,等蒲查萬戶回援,而咱們為了糧草輸送和騎兵往來,河上幾乎到處都是浮橋,現在拆了浮橋,不就能盡量遲滯宋軍了嗎?”
“有道理!但不好!”撻懶想了一下,稍微搖了下頭。“若拆了浮橋,便不利于鶻拔魯折返后兩面夾攻了,屆時一旦不能在天黑前擊潰宋軍主力,陷入夜戰……不是說咱們不能打夜戰,但韓世忠趁機跑了怎么辦?”
這話似乎也有道理,大?倒也無話可說……實際上,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倉促應戰,什么都是對的,什么也都是錯的,不到戰后,沒人知道哪個決斷是對是錯。
“就這樣,不用管那些浮橋了,就用這些浮橋來引誘宋軍過來,待這股宋軍半渡,也就是約莫過來一萬人以后,你就立即上前引八個猛安迎頭痛擊,只要一擊而破,也就能搶在宋軍后續大軍抵達前,將這兩萬兵全部擊潰了。”撻懶終于看著對岸推進極速的岳字大旗,卻是終于給出了一個決定版的方略。“俺自引剩余七個猛安守住韓世忠!”
年輕的渤海王族大?聞得此言,非但沒有什么意見,反而覺得吃了一顆定心丸,便不再言語,立即打馬而去,奉命迎戰。
而撻懶望了望頭頂已經明顯西斜的陽光,也重新恢復了往日鎮定……此時此刻,在這位金軍右副元帥的心里,有這么一個等式:
萬人以上會戰之中,一個猛安足以擊敗宋軍三千兵!
所以,八個猛安足以擊敗宋軍兩萬人,所以,二十五個猛安合在一起,足以擊敗戰場上的所有宋軍……所以,此戰唯一要避免的就是讓自己這十五個猛安陷入到被七八萬宋軍一起圍攻的狀態。
僅此而已。
就在很久沒有披甲上陣的撻懶為自己加油鼓勁的同時,趙玖趙官家本人已經行至距離這位金軍右副元帥不過二十里的開封府與潁昌府界溝。
在此地,趙玖按照原定計劃,讓全軍稍作休整,而為防突襲,大部分軍士也開始在再度啟程前穿上了皮甲和稍薄的鐵甲……當然了,除了劉晏那兩百騎外,最優秀的札甲卻是一件都無了。
而就這時,前軍王彥忽然打馬而來,直趨龍纛之下尋到了正在喝水的趙官家,然后直接在馬上提出了一個超出原計劃的提案:
“官家,此處距前線不過二十里,臣的前軍在最前部更是已經能看到前方煙火了,再加上之前還岳飛部最后休整時派來的信使,已經可以確定前方正在接戰無誤……所以,臣特請官家下旨,讓我部八字軍停止休息,即刻跑步向前!并以軍中騎兵集中先發,向前支援!”
“騎兵先發自然可以,但全軍跑步向前,到陣前還有力氣作戰嗎?”匆匆起身的趙玖一時為之愕然。
“不用即刻作戰!”王彥依舊沒有下馬,而是嚴肅以對。“此時岳飛必然在與金軍爭奪河上浮橋,能接戰的地方不多,而且兩萬大軍想要盡數渡河也極困難,我軍便是跑斷了腿,也可以在河畔從容休息,再行渡河。官家,恕臣直言,此戰要勝,關鍵就在于能否一口氣以絕對兵力壓垮金軍,并無二論……那么想要如此,攻勢延綿不斷就是關鍵!”
“臣附議!”隨軍官職最大的文官胡寅忽然拱手相對。“岳鎮撫不在,此間軍事本該王制置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