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紹宋全部目錄 > 第四十四章 小問題

      第四十四章 小問題

          而萬俟卨也不在意,只是緩緩說出一番話來:“其實,今日官家在殿上聽到三十萬貫的數(shù)字后,便問能否籌措……當(dāng)時李中丞只以為官家要再加雜稅,所以急切勸諫,但我久隨御前,卻曉得官家意思絕非是要向百姓征稅。”

          曲端雖然脾氣太過分,但畢竟‘能文能武’,故此一時心中微動:“你是說,官家是想尋大戶豪門籌措……可若如此,為何又始終未提?”

          能為什么?當(dāng)然因為官家心里清楚這些人絕不愿意輕易被‘籌措’!若無眼見之利,誰愿無端被籌措?

          除非趙官家留下畫押,專門來借。

          萬俟卨心中愈發(fā)冷笑,面色也愈發(fā)凜然:“那是因為靖康中,朝廷為籌措賠款,盡數(shù)搜刮城內(nèi),官家不愿士民為此慌張……”

          汪叔詹也已經(jīng)心動,卻是欲言又止。

          “然則,官家未免太過小心謹(jǐn)慎了些!”萬俟卨繼續(xù)凜然言道。“彼時是多少數(shù)目,五百萬兩黃金,五千五兩白銀,而今日不過是三十萬貫而已;而且彼時是國家窮敗,是亡國買命錢,如今只是一時緊湊罷了。照我說,如今城中北歸的豪門富戶中,出了名的財主已有四五十戶,還有一些籍貫在淮河南面、家境殷實的官員,這批人湊一湊,怎么都有三十萬貫了!更不要說,眼下既然敢在京中過年的豪門富戶,哪個不是忠肝義膽,一心為國的?誰不愿意出這個幾千貫的錢貨?汪叔父……”

          “我自然愿!”一直就沒坐下的汪叔詹脫口而出。“中秋時,我讓家人專門從淮南帶了一萬緡過來,以作花銷,結(jié)果后來軍管封城,以至于紋絲未動……正好奉與官家!”

          真是愚蠢!

          萬俟卨心中愈發(fā)看不起這個認(rèn)的叔父了,但面上確實拊掌稱贊:“叔父此番盛舉,堪稱為國分憂。但依我看,還有些欠缺……”

          汪叔詹微微一怔,繼而側(cè)耳傾聽。

          “當(dāng)先一個,無論是獻(xiàn)還是借,都不能公獻(xiàn)公借,而應(yīng)該是私獻(xiàn)私借,最起碼是裝作私借私獻(xiàn),否則便是讓窮困同僚為難,也是讓官家難堪。”萬俟卨正色言道,此時,便是曲端和那趙皇叔都側(cè)耳傾聽起來。“其二,朝廷只是一時周轉(zhuǎn)不開,不是真的需要人貢獻(xiàn),小侄的意思是,能借便借,除非萬不得已,這才獻(xiàn)出去。”

          汪叔詹一時不解:“如何宜借不宜獻(xiàn)?”

          “因為如叔父這般誠心愛國愛君之人著實鳳毛麟角,人心偏私,誰愿意輕易將手中錢打水漂呢?”萬俟卨微笑相對。

          汪叔詹徹底心動,直接隔著桌子屈身向前相對:“賢侄是說,與其獻(xiàn)上一萬貫兩萬貫,不如做個中人,給官家擔(dān)保個七八家大戶,弄個十萬八萬的借款,更能解官家之愁?”

          這下子,趙皇叔也若有所悟,便是曲端也瞥了這前太常和他身側(cè)趙皇叔一眼。

          “但還是不對。”汪叔詹興奮之余,卻又察覺到哪里不對。“關(guān)鍵是此事如何與官家提起?無論如何,臣子也不該對官家說個借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