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緣由
“是!”
“總數大約兩千左近?”
“是……”
“為什么朕反而覺得有點少?”趙玖有些不解。“戰亂頻仍,背井離鄉的百姓何止百萬、千萬?東京又是天下最大城市……”
“官家。”楊沂中認真相對。“臣問過了,大多數是被直接買賣到富戶家中去了,官家還曾下令在河南、兩淮一帶贖過一回……不過,很多都是賣在淮河以南,所以這個數字就實在是難以查詢清楚。至于京城這里,臣在一些人那里也聽來一些別的言語,說是官家尚簡樸,惡太上道君皇帝昔日游樂舉止,下面的人便不敢輕易尋歡作樂,大戶人家回來,多也只是在外地購買女婢以避耳目,一時宴飲,都是叫了外賣,或者請了名廚,在私宅宴飲尋樂。”
趙玖醒悟之余,心中微動,卻又再問:“那這兩千人中,確系是被金人兵禍牽累破產的人,比例是多少?”
“……”
“為何不說話?”
“臣怕說了官家不信。”
“……”
“臣先著人問了二三十個正店管事,其中給出比例最高的,不過四一之數,最低的不過十一之數,大約平均下來,也不過是八一之數。后來臣又連夜去蔡河夜市,同樣問了二三十個酒店管事,也都如此。”楊沂中認真相對。“官家……建炎三年之前,地方軍賊土匪比金人為害更重,建炎三年之后,金人禍害所致多在河北流民身上,但官府在黃河各處渡口多有接收安置,反倒是京東流民更散亂一些,而京東流民如何也只能算是劉豫、李成的禍害。”
趙玖心中早已經信了,甚至有些果然如此的感覺,但面上卻沉默不語,半晌方才開口,卻又似乎直接越過了此事一般:“正甫……”
“臣在。”
“還記得八公山上咱們二人私下的言語嗎?”
楊沂中心下一慌,趕緊肅容俯首:“臣不知是哪句言語?”
“若金人過河了,就替朕了斷那句言語……朕都忘了是怎么說的了。”
“臣也忘了。”楊沂中硬著頭皮小心相對,這不是該記著的東西,最起碼是不能說自己還記著的言語。
“還有一句話……對劉光世說的,你總該記得嗎?”趙玖繼續詢問不停。“朕寧亡國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