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紹宋全部目錄 > 第二十三章 獻禮

      第二十三章 獻禮

          這還不算,公相呂好問以下,在京諸大臣也都紛紛出現……呂好問是被人和太后前后腳從景苑那邊接來的,其余宰執大臣今日本就要開始公務,根本就是迎頭撞上……而官家有旨,令諸宰執,與諸秘閣重臣一起登樓隨駕,公閣諸位若適逢其會,也許登樓,其余官員無論是在職的還是退休的,皆按照最終品階沿御街兩側長廊靜坐隨侍。

          官家既然要擺出這種架勢來見臣子,何人會不來?莫說秘閣重臣紛紛登樓,便是那些公閣人物中和尚道士們,也不顧自己廟里觀中還有香油沒收拾,全都匆匆換上嶄新僧袍、道袍,紛紛倉促匯集。

          來的時候那叫一個氣喘吁吁,到了以后,那叫一個寶相莊嚴、道骨仙風。

          等到這群人抵達以后,寬闊到嚇人的御街之上,宣德樓正前方,卻又起了變化,乃是早有無數工匠從宮內帶著各種工具、材料涌出宣德門,開始當眾組裝一個奇怪的、巨大且有點像大燈的東西……但也不太確定?

          與此同時,御前班直們更是早早全副武裝,列隊于此物周邊,嚴禁他人接近。

          很快啊,隨著趙官家這不講武德的突襲,整個東京城立即就好像活過來一般,無數士民不顧昨夜熬了多久,紛紛聚攏,以至于宣德樓前很快便是人山人海,不亞于前幾日內城諸門的場景。

          而工匠們依然在辛苦操作著什么,只是動靜漸漸大了起來而已。

          坦誠說,這個時候,不管是宣德樓上的重臣,還是下面看熱鬧的老百姓,八成的注意力都并不在御街上這個玩意……畢竟嘛,這種東西有‘成例’的,甭管是與民同樂搞什么花哨玩意,還是學上次馬拉半球給原學張目,反正大家看個熱鬧就是……大家的目光此時更多都在趙官家與三位太后、兩位貴妃、兩位皇子、三位公主身上。

          這個組合里面有太多值得說道的地方了:

          一身大紅袍子、硬翅幞頭的趙官家本人自不必言。

          而對趙官家有著切實最大擁立之功,也是他登基合法性來源的元佑太后,卻偏偏是跟官家親緣最遠的一位,何況剛剛出了替二圣轉交文書的事情,以至于雙方七八年的相安無事徹底終結。

          韋太后理論上是趙官家親近的一位,但根據小道傳聞,這位太后反而是最、最一言難盡的,幾乎與潘貴妃無二……無論是大蠟燭還是大鸚鵡,都是有心人可以打探到的切實蠢行……但這也不怪她,若非趙官家本人脫穎而出,這位根本就是太上道君皇帝后宮中不入流的一位,就好像當日潘貴妃若非是漏網之魚然后一開始懷了孕,也不會有今日這般造化。

          鄭太后最為人熟知,民間威望、后宮水平也都公認最高,卻是眼下最沉默,之前也最安靜的一位。

          兩位貴妃,不必說了,沒有皇后,可能以后也不會立皇后的現實,足以讓這兩位唱一輩子的對頭詞牌……不過,今日潘貴妃穿著異常華麗,跟官家的大紅袍子相得益彰,不知道的小民遠遠看到了,怕是還以為她是皇后呢!

          至于吳貴妃,可能是因為已經顯懷,所以不好穿那種合身的華貴服飾吧?

          兩位皇子,今年都算是襁褓中,看不到真實模樣,僅僅是露了一面后,便有大年紀宮女妥當抱回去了,但偏偏是這‘露面’最短的二人得到了最多的目光……有些人當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人在層次不高的現實下,卻不免會有糊涂心思,這也幾乎是注定的。

          至于三位公主,一個許給了岳鵬舉的兒子,一個許給了吳晉卿的兒子,一個許給了韓良臣的兒子……當然,畢竟是公主,哪怕此時乃是三位公主猬到官家身邊,卻也無所謂了。

          且說,等待是漫長而無聊的,打量多了也就那樣了,可偏偏宣德樓這地方,卻注定是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