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建炎三十六年
須臾片刻,頭發花白的楊沂中不敢怠慢,快步走出,低頭告知了不得不說出來的言語:“官家,秦王薨了。”
趙玖點點頭:“大哥二哥(兩位皇子)全權處理良臣身后事。”
說完,不待后面人答應,一身青衣的趙官家便徑直負手前行,周圍侍從紛紛跟上。不過,等他走到院中樹下時,卻忽然止步,乃是先看了看腳下的雪渣,又抬頭看了看上面已經明顯有些綠芽的枝條,然后方才轉過了身來:
“你們誰寫旨意最簡單明白?不要文辭修飾,直接說清楚就好。”
幾位隨行舍人面面相覷,倒是舍人中資歷階官最高的王十朋拱手上前,正色相告:“好讓官家知道,朱舍人文章質樸,絕無錯意歧詞,可為之。”
其實誰寫都一樣,趙官家遞條子已經是習慣了,只不過王十朋身為隨行舍人班頭,有義務進行工作安排,這一次輪到新人朱熹來寫了。
趙玖點點頭:“那就元晦來寫,就一個意思,朕要遜位做太上皇……擬好了,便發東西兩府、御史臺、秘閣、公閣。”
說完,趙官家直接抬手離開了。
身后許多人,包括楊沂中與王十朋在內,立即懵在當場,有零星幾人沒有反應過來,還跟著趙官家往前走了幾步,然后才猛地停下,當場駭的面色發白,結果前面懵著的人又反應過來往前去追,登時撞在一起,亂作一團。
好不容易才有幾個身體精壯的追了上去,卻又不顧禮儀,直接在院中跪倒一片,將皇帝給攔住。
“秦王剛去,不許驚擾他。”趙玖儼然早有預料,搶在眾人前嚴肅下令。“且此事非是朕一時之念,便有議論也有宰執們來與朕議論,爾等只管擬旨!”
說完,趙官家拂袖而走,這一次,眾人再不敢攔,心中卻終于泛起驚濤駭浪。
最后,大部分人匆匆追上,少部分按照制度留下協助擬旨、傳旨的人卻將目光對準了朱熹。
朱元晦倒是光棍,他一個剛從通判轉過來的舍人,有什么可計較的?計較又有什么用?便去了前院,尋求筆墨,只將旨意寫下。
然而,饒是其人自詡持心剛正,區區一句話寫完之后也居然大汗淋漓,封裝旨意的時候,更是雙手發顫。
也是不由苦笑。
而待旨意送出,隔了好久,其人方才平復心情,準備起身去尋趙官家,走出偏院,見到兩位皇子的隨員,有心想去告訴交好的皇長子這個事情,卻居然不敢……實際上,周圍亂糟糟一片,趙官家也已經出門去了半刻鐘,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去將這個消息告訴就在最里面張羅喪事的兩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