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試驗啟動

          ……

          試驗之前第一步依然是開會。

          其實在來之前,寧為已經跟大家談好了各自需要負責的工作,不過以會議的方式現場溝通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CERN進行大型的驗證項目,是一件很龐大的工程。粒子加速、碰撞過程中,從低能到高能,有太多的探測器會產生太多的數據,加上粒子對撞的不確定性,在得到結果之前,很難說哪個區域的探測器會給出需要的結果。

          所以團隊往往要分成小組的形式,每個小組負責不同的區域去統計跟預處理各自區域內的數據,分類之后有序的上傳到三月數據中心,這些工作難度不大,但非常的繁瑣。

      谷焿

          這也是一篇CERN的重量級論文,署名甚至能上四位數的原因。大家都參與了實驗室,自然要把名字都加上去。

          不過這也是直接選擇本地團隊的原因。畢竟這里的試驗幾乎沒有不繁瑣的。想必大家也早已經習慣了。

          當然這種會議效率也很高,總計用時十五分鐘。主要還是寧為認識了一圈人,雙方再次確定了各自負責的區域。會議便宣告結束。

          預先制定好的試驗過程也正式開始。

          ……

          對于外界來說,這里非常神秘,但對于內部的人來說,這里的試驗開啟其實很無趣。

          粒子加速、碰撞,被探測器捕捉到,然后生成無數的數據,科研人在電腦前盯著數據波動,既希望與通過數學分析在這些數據波動中找到微觀世界的運作規律。

          運氣好的話,還能從這些數據中發現新粒子,比如當年被媒體爭相報道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發現的。

          這次其實也沒什么不同。

          只不過現在進行的試驗其實不需要那么高的能級,大概在6Gev左右就足夠了。尤其是在LHC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其實寧為完全沒有必要守在這里。但寧為覺得第一天他也不方便走。

          好在剛開始試驗教授們也閑,數據記錄這種事交給手底下學生干就行了,大家正好聊聊天。

          “寧院士,我聽說為了搞這次實驗室你前前后后花了將近七個億,還是美元?”燕北大學高能物理組的羅志強教授在其他人都前去準備開始試驗后問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