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至高禮遇
今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一一寧為?!并且是唯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這的確是讓許多人沒想到的。
回顧諾貝爾獎歷史就會發現,上世紀70年代之后,已經基本沒有某一位物理學家獨自拿獎了。基本上都是兩位、到三位同時獲獎。
有時是不同的成果,但對于科學的驅動力被認為同等重要有時本就是大家合作取的成果。
這其實跟時代的發展也有關系。
研究方向細分之后,難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沒人覺得這有什么問題,且已經成為了常態,但今天這個慣例被打破了。
許多人還沒從意外的情緒中緩過神來,便看到了頒布結果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一一格蘭德.漢森的那些發言。
如果是換了別國的科學家拿獎,大多數時候華夏的媒體是懶得把頒布時那些溢美之詞,通篇翻譯一遍的。完全沒那個必要,對于諾貝爾獎來說,大家的關注度往往在正式發布之前,塵埃落定之后其實大眾的注意力也開始隨之轉移了。
還不如節省篇幅,重點將獲獎者的成果簡單描述一下,讓大家知道這些人憑什么能拿獎,這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稍微感興趣的內容。畢竟誰有興趣看一個老頭子花式表揚跟自己不相干的人呢?
但這次情況顯然不一樣,寧為那是什么人?那是土到極致的華夏本土科學家啊!別說移民這些亂七八糟的了,他的履歷中甚至沒有留學經歷。
出國也經歷都是短暫的學術交流。兩次國際學術會議跟一次跟CERN的合作,就是這些年寧為讀大學之后所有的出國經歷了,全部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個月.....
這絕對當得起一句自主培養
當然這評價大概率是會讓田言真感到汗顏的。
這次反應最快的還要屬江大。
基本上消息被確認后不到十分鐘,帶著字幕的小視頻已經在學校的官網跟官方微博上同步上線。文案也很簡單:“熱烈慶祝我校校友寧為院士榮獲本年度唯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管理官微的小編還順便@了一下寧為跟燕北大學的官微
老頭那溢美之詞,對于學校的宣傳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寧為的本科是在江大讀的,所以現在江大也是培養過獲得了諾貝爾獎的高校了。至于當年寧為在江大讀的數學,但拿的是物理獎這種細節,其實并不重要。
眾所周知,大學通識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思維方式跟能力,而這些跟未來取得任何成就都是息息相關的。